文帝即王位,转为相国长史。及践阼,出为东中郎将。济请留,诏曰:「高祖歌曰:『安得猛士守四方』!天下未宁,要须良臣以镇边境。如其无事,乃还鸣玉,未为后也。」挤上《万机论》,帝善之。入为散骑常侍。时有诏,诏征南将军夏侯尚曰:「卿腹心重将,特当任使。恩施足死,惠爱可怀。作威作福,杀人活人」。尚以示济。济既至,帝问曰:「卿所闻见天下风教何如?」济对曰:「未有他善,但见亡国之语耳。」
帝忿然作色而问其故,济具以答,因曰:「夫『作威作福』,《书》之明诫。『天子无戏言』,古人所慎。惟陛下察之!」于是帝意解,遣追取前诏。黄初三年,与大司马曹仁征吴,济别袭羡溪。仁欲攻濡须洲中,济曰:「贼据西岸,列船上流,而兵入洲中。
《三国志·魏书·程郭董刘蒋刘传》赏析
程昱,字仲德,东郡东阿人。他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智谋在黄巾之乱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下是对《三国志·魏书·程郭董刘蒋刘传》的详细赏析:
原文及译文
- **** 原文**:程昱宇仲德,东郡东阿人也。长八尺三寸,美须髯。黄巾起,县丞王度反应之,烧仓库。县令逾城走,吏民负老幼东奔渠丘山。昱使人侦视度,度等得空城不能守,出城西五六里止屯。
- 译文:当黄巾军起兵时,东阿县的县丞王度响应,烧毁了仓库。县令带着官吏百姓背负着年迈的老人和孩子向西逃到了渠丘山。程昱派人侦察王度的状况,发现王度等人只能得到一座空城而不能固守。于是程昱率领官兵打开城门,发起猛烈攻击,王度的军队被打得大败而逃。
- **** 译文****:在黄巾起义期间,东阿县的县丞王度响应黄巾军的叛乱,放火烧毁了当地的仓库。此时,原本负责守卫城市的县令也带着官员和百姓向东逃跑,最后投奔到了渠丘山上。程昱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派人前去侦查。通过侦查,程昱了解到,王度虽然暂时控制了一个空城,但无法长久坚守。因此,他决定率军发动突然袭击,将王度的军队彻底击败。这场战斗不仅成功地保护了东阿城的稳定,还展示了程昱在危机时刻的卓越指挥能力。
- **** 译文****:程昱字仲德,东郡东阿人。身长八尺三寸,胡须浓密。在黄巾起义爆发时,东阿县的县丞王度反叛响应黄巾军的叛乱。为了镇压这次叛乱,程昱采取了果断行动。他派遣斥候暗中观察王度的情况,结果发现王度仅能控制一个孤立无援的空城。在这种情况下,程昱决定利用自己的兵力优势,突袭王度所控制的那座空城。经过激烈的战斗,程昱成功击溃了王度的军队,为东阿县城赢得了宝贵的安宁。
关键人物分析
- 程昱:程昱在这场战役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对局势的敏锐洞察以及对敌人的准确判断,使敌军陷入困境。他的临机应变和果敢决断为这场胜利奠定了基础。
- 王度:尽管王度是黄巾军的领导者之一,但他缺乏足够的军事经验和战略智慧来有效地防守城池。面对程昱的突袭和反击,王度未能有效组织抵抗,最终导致失败的局面。
- 官吏和百姓:在这场动荡中,他们选择了逃离城市向安全的地方寻求避难。他们的选择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权力和安全的渴望,也凸显了程昱领导下的秩序重建的重要性。
赏析总结
《三国志·魏书·程郭董刘蒋刘传》不仅是一篇记录历史事件的文献,更是一本蕴含深邃智慧与策略的书籍。从程昱的军事才能到他对形势的判断,再到他对民心的安抚与恢复,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古代军事家的智慧与勇气。这部传记不仅是研究曹操时代的重要史料,也是了解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发展的宝贵资源。
在阅读《三国志·魏书·程郭董刘蒋刘传》的过程中,读者可以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紧迫感。通过对这些历史人物的深入了解,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还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面对现代生活中的种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