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峻字伯达,河南中牟人也。汉末扰乱,关东皆震。中牟令杨原愁恐,欲弃官走。

峻说原曰:“董卓首乱,天下莫不侧目,然而未有先发者,非无其心也,势未敢耳。明府若能唱之,必有和者。”原曰:“为之奈何?”峻曰:“今关东有十余县,能胜兵者不减万人,若权行河南尹事,总而用之,无不济矣。”原从其计,以峻为主簿。峻乃为原表行尹事,使诸县坚守,遂发兵。会太祖起关东,入中牟界,众不知所从,峻独与同郡张奋议,举郡以归太祖。峻又别收宗族及宾客家兵数百人,愿从太祖。太祖大悦,表峻为骑都尉,妻以从妹,甚见亲信。太祖每征伐,峻常居守以给军。是时岁讥旱,军食不足,羽林监颖川枣祗建置屯田,太祖以峻为典农中郎将,[募百姓屯田于许下,得谷百万斛,郡国列置田官],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官渡之战,太祖使峻典军器粮运。贼数寇抄绝粮道,乃使千乘为一部,十道方行,为复阵以营卫之,贼不敢近。军国之饶,起于枣祗而成于峻。太祖以峻功高,乃表封为都亭侯,邑三百户,迁长水校尉。

诗句:
任峻字伯达,河南中牟人也。汉末扰乱,关东皆震。

译文:
任峻的字是伯达,他来自河南中牟县。汉朝末年,各地骚乱,整个关东地区都受到了震动。

关键词解释:

  • 任峻:东汉末期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事迹在《三国志》中有详细的记载。
  • 河南中牟人:指的是任峻的故乡,位于今天的河南省中牟县。
  • 汉末扰乱:指东汉末年的政治动荡,社会混乱。
  • 关东皆震:整个关东地区的人都对这种动荡感到震惊。

赏析:
这段诗句简洁地概括了任峻的生平和时代背景。任峻生活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之中,中原地区因董卓之乱而陷入战乱。诗中的“汉末扰乱”描绘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而“关东皆震”则体现了这种混乱对整个地区的普遍影响。通过对任峻及其故乡的介绍,诗人不仅展示了任峻的个人经历,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环境。此外,诗句还强调了董卓之乱对人们心理的影响,以及人们对于领导者的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