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温字伯俭,天水西城人也。以凉州别驾守上邽令。马超走奔上邽,郡人任养等举众迎之。温止之,不能禁,乃驰还州。超复围州所治冀城甚急,州乃遣温密出,告急于夏侯渊。贼围数重,温夜从水中潜出。明日,贼见其迹,遣人追遮之,于显亲界得温,执还诣超。超解其缚,谓曰:“今成败可见,足下为孤城请救而执于人手,义何所施,若从吾言,反谓城中‘东方无救’,此转祸为福之计也。不然,今为戮矣。”温伪许之,超乃载温诣城下。温向城大呼曰:“大军不过三日至,勉之!”城中皆泣,称万岁。超怒数之曰:“足下不为命计邪?”温不应。时超攻城久不下,故徐诱温,冀其改意。复谓温曰:“城中故人,有欲与吾同者不?”温又不应。遂切责之,温曰:“夫事君有死贰,而卿乃欲令长者出不义之言,吾岂苟生者乎?”超遂杀之。
这首诗出自《三国志 · 魏书 · 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阎温(Wēn),字伯俭,天水西城人。
- 阎温,字伯俭,是天水西城的居民。
- 以凉州别驾守上邽令。
- 担任凉州的别驾,同时也担任上邦的县官。
- 马超走奔上邽,郡人任养等举众迎之。
- 马超逃到上邦,当地百姓任养等发动兵变,迎接他。
- 温止之,不能禁,乃驰还州。
- 阎温试图阻止这一情况,但无法制止,于是急忙返回州里。
- 超复围州所治冀城甚急,州乃遣温密出,告急于夏侯渊。
- 马超再次包围了冀城,非常紧急。于是州府派遣阎温秘密出城,向夏侯渊求救。
- 贼围数重,温夜从水中潜出。
- 马超的军队把冀城包围了好几层,阎温在夜晚偷偷地从水中逃出。
- 明日,贼见其迹,遣人追遮之,于显亲界得温,执还诣超。
- 第二天,马超看到阎温的痕迹就派人追捕他,终于在显亲界抓住了阎温,把他带回了马超那里。
- 超解其缚,谓曰:“今成败可见,足下为孤城请救而执于人手,义何所施,若从吾言,反谓城中‘东方无救’,此转祸为福之计也。不然,今为戮矣。”
- 马超解开他的绑绳,对他说:“现在胜败已经很明显了,你为了一座孤城向我求救却落入我的手中,这还有什么意义呢?如果你听从我的话,反而会对城里人说‘东方无救’,这样就能由祸变为福。要不然的话,你今天就会成为刀下之人。”
- 温伪许之,超乃载温诣城下。温向城大呼曰:“大军不过三日至,勉之!”城中皆泣,称万岁。
- 阎温假装同意了,马超就把他带到城墙下。阎温大声呼喊城内的人说:“大军不到三天就会到了,大家要努力啊!”城内的人都哭了起来,高呼万岁。
- 超怒数之曰:“足下不为命计邪?”温不应。时超攻城久不下,故徐诱温,冀其改意。
- 马超生气地数落他说:“你不是在考虑生死问题吗?”阎温没有回应。当时马超围攻城池很长时间都没有成功,所以慢慢诱导阎温,希望他能改变主意。
- 复谓温曰:“城中故人,有欲与吾同者不?”温又不应。遂切责之,温曰:“夫事君有死贰,而卿乃欲令长者出不义之言,吾岂苟生者乎?”超遂杀之。
- 马超又对阎温说:“城中的老朋友,有想要和你一起的,可以说出来。”阎温仍然没有回答。马超于是严厉地责问阎温,阎温回答说:“做人应该有忠诚和忠心,而现在你却想让我一个老人说出不义的话,我怎么会苟且偷生呢?”马超于是杀了阎温。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马超围困冀城、阎温劝解求救以及被俘被杀的过程。诗中的阎温是一个忠心耿耿、勇敢无畏的人物形象,他的智慧和勇气在对抗强敌时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最终被害,但他的忠义精神却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