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城威王彰,字子文。少善射御,膂力过人,手格猛兽,不避险阻。数从征伐,志意慷慨。太祖尝抑之曰:“汝不念读书慕圣道,而好乘汗马击剑,此一夫之用,保足贵也!”课彰读《诗》、《书》,彰谓左右曰:“丈夫一为卫、霍,将十万骑驰沙漠,驱戎狄,立功建号耳,何能作博士邪?”太祖尝问诸子所好,使各言其志。彰曰:“好为将”。太祖曰:“为将奈何?”对曰:“被坚执锐,临难不顾,为士卒先;赏必行,罚必信。”太祖大笑。建安二十一年,封鄢陵侯。
二十三年,代郡乌丸反,以彰为北中郎将,行骁骑将军。临发,太祖戒彰曰:“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动以王法从事,尔其戒之。”彰北征,入涿郡界,叛胡数千骑卒至。时兵马未集,唯有步卒千人,骑数百匹。用田豫计,固守要隙,虏乃退散。彰追之,身自搏战,射胡骑,应弦而倒者前后相属。战过半日,彰铠中数箭,意气益厉,乘胜遂北,至于桑干,去代二百余里。长史诸将皆以为新涉远,士马疲顿,以受节度不得过代,不可深近,违令轻敌。彰曰:“率师而行,唯利所在,何节度乎?胡走未远,追之必破。从令纵敌,非良将也。”遂上马,令军中:“后出者斩。”一日一夜与虏相及,击,大破之,斩首获生以千数。彰乃倍常科大赐将士,将士无不悦喜。时鲜卑大人柯比能将数万骑观望强弱,见彰力战,所向皆破,乃请服。北方悉平。时太祖在长安,召彰诣行在所。彰自代过邺,太子谓彰曰:“卿新有功,今西见上,宜勿自伐,应对常若不足者。”彰到,如太子言,归功诸将。太祖喜,持彰须曰:“黄须儿竟大奇也!”
任城威王曹彰的事迹,不仅彰显了他的勇猛与智谋,也体现了古代英雄人物的风范。以下是对《三国志·魏书·任城陈萧王传》的逐句释义:
- 少善射御:曹彰从小就擅长射箭和驾驭战车的技能。
- 膂力过人:他的臂力异常强健,远超常人。
- 手格猛兽:他徒手能够与凶猛的野兽搏斗,展现出惊人的力量和勇气。
- 不避险阻:在执行任务时无所畏惧,不避艰险。
- 数从征伐:多次参与征战,显示出了非凡的战场领导力和勇敢精神。
- 志意慷慨:他内心充满豪情壮志,对国家忠诚且有强烈的使命感。
- 课彰读《诗》、《书》:曹操教导曹彰阅读《诗经》和《尚书》,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 夫丈夫一为卫、霍:曹彰自比古代名将卫青、霍去病,表示自己的雄心壮志。
- 将十万骑驰沙漠:他计划带领十万骑兵驰骋于大漠之中,展示其军事才能和领导魅力。
《三国志·魏书·任城陈萧王传》通过曹彰的一系列英勇行为和崇高品质展示了一位古代英雄的形象,同时也反映了曹操对这位将领的期望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