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粲与人共行,读道边碑。人问曰:“卿能谙诵乎?”曰:“能。”固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观人围棋,局坏,粲为覆之。棋者不信,以帊盖局,使更以他局为之。
用相比较,不误一道。其强记默识如此。性善算,作算术,略尽其理。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构。然正复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着诗、赋、论、议垂六十篇。建安二十一年,从征吴。二十二年春,道病卒,时年四十一。粲二子,为魏讽所引,诛。后绝。始文帝为五官将,及平原侯植皆好文学。粲与北海徐干字伟长,广陵陈琳字孔璋,陈留阮瑀字元瑜,汝南应玚字德琏,东平刘帧宇公干并见友善。
干为司空军谋祭酒掾属,五官将文学。
琳前为何进主簿。进欲诛诸宦官,太后不听,进乃召四方猛将,并使引兵向京城,欲以劫恐太后。琳谏进曰:“《易》称‘即鹿无虞’。谚有‘掩目捕雀’。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况国之大事,其可以诈立乎?今将军总皇威,握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以此行事,无异于鼓洪炉以燎毛发。但当速发雷霆,行权立断,违经合道,天人顺之;而反释其利器,更征于他。大兵合聚,强者为雄,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必不成功,只为乱阶。”进不纳其言,竟以取祸。琳避难冀州,袁绍使典文章。袁氏败,琳归太祖。太祖谓曰:“卿昔为本初移书,但可罪状孤而已,恶恶止其身,何乃上及父祖邪?”琳谢罪,太祖爱其才而不咎。
**王粲的诗作和其译文如下:
《七哀诗三首》
王粲的诗作中,最为人称道的是《七哀诗》,共分为三首。这三首诗是王粲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时,因战乱而离开家乡,流落荆州,途中经过故居,看到亲人朋友的坟墓,触景生情,写下了这三首悼念亡友的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故友的深切思念和对他们不幸遭遇的同情,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 译文**:
“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悟彼下泉人,喟然悼吾丧。”
“常恨言语浅,不及青云翔。绛灌两妙才,俱乘关东平。”
“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悟彼下泉人,喟然悼吾丧。”
《箜篌引》
王粲的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弹奏箜篌的场景,通过音乐来表达她的内心情感。诗歌中的“繁弦”象征着女子弹奏箜篌时的美妙音律,而“愁思”则是她内心忧愁和思念的情感。整首诗通过对比乐器的声音与女子内心的愁绪,展现了一种强烈的情感冲突和深刻的艺术美感。
** 译文**:“繁弦既抑复调鸣,胡夷里弄使心惊。”
“四坐何为听欠伸,清弦激柱幽咽津。”
“四坐何为听欠伸,清弦激柱幽咽津。”
《游海赋》
王粲在这首诗中描述了他在海边游玩时的所见所感。诗中描绘了大海的浩瀚无垠、海浪的翻滚激荡,以及自己在海边游玩时的感受。通过对大海和海浪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 译文**:“乃遵九派之浏亮,览洪涛之茫茫。扬帆采石华,驰骛自成章。”
王粲的文学成就不仅体现在他的诗作上,还表现在其他方面。例如,他善于属文,即擅长写作文章。他的文章风格独特,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据史书记载,他的文章一挥而就,无需修改,显示出他扎实的文学功底和高超的写作技巧。此外,王粲还是个善算者,精通数学,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他的作品《算术》就是他这方面的代表作。
王粲的诗作以其深厚的感情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他的诗歌不仅反映了他对亲友的深切怀念,也表达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他的文学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三国时期文化和历史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