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帝即王位,徙为尚书。顷之,还汉朝为侍郎,劝赞禅代之义,为文诰之诏。文帝践阼,复为尚书,封阳吉亭侯。

明帝即位,进封闵乡侯,三百户。觊奏曰:“九章之律,自古所传,断定刑罪,其意微妙。百里长吏,皆宜知律。刑法者,国家之所贵重,而私议之所轻贱。狱吏者,百姓之所县命,而选用者之所卑下。王政之弊,未必不由此也。请置律博士,转相教授。”

事遂施行。时百姓凋匮而役务方殷,觊上疏,曰:“夫变情厉性,强所不能,人臣言之既不易;人主受之又艰难;且人之所乐者富贵显荣也,所恶者贫贱死亡也,然此四者,君上之所制也,君爱之则富贵显荣,君恶之则贫贱死亡。顺指者爱所由来,逆意者恶所从至也。故人臣皆争顺指而避逆意,非破家为国,杀身成君者,谁能犯颜色,触忌讳,建一言,开一说哉?陛下留意察之,则臣下之情可见矣。今议者多好悦耳,其言政治则比陛下于尧舜,其言征伐则比二虏于狸鼠。臣以为不然。昔汉文之时,诸侯强大,贾谊累息以为至危。况今四海之内,分而为三,群士陈力,各为其主。其来降者,未肯言舍邪就正,咸称迫于困急,是与六国分治,无以为异也。当今千里无烟,遗民困苦,陛下不善留意,将遂凋弊难可复振。礼,天子之器必有金玉之饰,饮食之肴必有八珍之味,至于凶荒,则彻膳降服。然则奢俭之节,必视世之丰约也。武皇帝之时,后宫食不过一肉,衣不用绵绣,茵蓐不缘饰,器物无丹漆,用能平定天下,遗福子孙。此皆陛下之所亲览也。当今之务,宜君臣上下,并用筹策,计校府库,量人为出。深思句践滋民之术,由恐不及,而尚方所造金银之物,渐更增广,工役不辍,侈靡日崇,帑藏日竭。昔汉武信求神仙之道,谓当得云表之露以餐玉屑,故立仙掌以承高露。陛下通明,每所非笑。

文帝即王位,徙为尚书。顷之,还汉朝为侍郎,劝赞禅代之义,为文诰之诏。    
    
文帝践阼,复为尚书,封阳吉亭侯。 明帝即位,进封闵乡侯,三百户。觊奏曰:“九章之律,自古所传,断定刑罪,其意微妙。百里长吏,皆宜知律。” 觊建议在地方设置律博士,教授法律知识给地方官员。此事随后得以实施。    
    
百姓凋匮而役务方殷,觊上疏,曰:“夫变情厉性,强所不能,人臣言之既不易;人主受之又艰难;且人之所乐者富贵显荣也,所恶者贫贱死亡也,然此四者,君上之所制也,君爱之则富贵显荣,君恶之则贫贱死亡。顺指者爱所由来,逆意者恶所从至也。故人臣皆争顺指而避逆意,非破家为国,杀身成君者,谁能犯颜色,触忌讳,建一言,开一说哉?陛下留意察之,则臣下之情可见矣。”    
    
觊认为应该根据君主的喜好制定政策,如果君主喜欢富足荣耀,那么臣民就会追求富贵显荣;如果君主讨厌贫贱死亡,那么臣民就会避免这些情况。因此,臣民都会尽力迎合君主的意愿,即使冒着生命危险也在所不惜。然而,如果君主不关心民众的困苦,那么这种制度就很难实现稳定和繁荣。    
    
当今千里无烟,遗民困苦,陛下不善留意,将遂凋弊难可复振。礼,天子之器必有金玉之饰,饮食之肴必有八珍之味,至于凶荒,则彻膳降服。然则奢俭之节,必视世之丰约也。武皇帝之时,后宫食不过一肉,衣不用绵绣,茵蓐不缘饰,器物无丹漆,用能平定天下,遗福子孙。此皆陛下之所亲览也。    
    
当今之务,宜君臣上下,并用筹策,计校府库,量人为出。深思句践滋民之术,由恐不及,而尚方所造金银之物,渐更增广,工役不辍,侈靡日崇,帑藏日竭。昔汉武信求神仙之道,谓当得云表之露以餐玉屑,故立仙掌以承高露。陛下通明,每所非笑。    
    
献帝西迁,粲徙    
    
王卫二刘傅传原文及译文:    
- 文帝即王位,徙为尚书。    
- 不久后,返回汉朝成为侍郎,劝说支持曹魏接受汉朝禅让,撰写诏书。    
- 曹操的儿子曹丕继承皇位后,重新任命他为尚书,被封为阳吉亭侯。    
- 明帝即位后,晋升为闵乡侯,享受三百户的封地。    
- 董觊向朝廷上奏说:“《九章律》是自古以来流传下来的法律,能够明确地规定刑罚和犯罪行为,但其含义十分微妙。    
百里的地方长官都应该懂得这些法律。法律是国家所重视的,但私底下议论的法律却被认为是轻贱的。狱吏是百姓所依赖的,但他们的选拔却是由上级决定并被轻视的。国家的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不一定不源于这样的弊端。建议朝廷设置律博士,转相教授。”这件事最终得以实行。    
- 当时百姓生活困苦而徭役繁重,董觊上疏道:“改变人的情感和习性去面对困难的事情是非常艰难的;作为臣子说出这些话是很不容易的;而且人们所喜爱的是富贵和显赫荣耀,所厌恶的是贫穷和卑微死亡。然而这四种情况都是君主所控制的范围,君主喜爱这些东西就会使他们富贵显赫荣耀,君主厌恶这些东西就会使百姓陷入贫穷卑微死亡的境地。顺应君主意愿的是他所喜爱的,违背君主意愿的是他所厌恶的。因此臣子们都会争相顺应君主的意愿而避开违背君主意愿的事,不是通过破坏自己的家庭为国家效力,或者牺牲生命来忠于君主的人,谁会敢于触犯君主的威严、冒犯忌讳、提出意见或发表言论呢?陛下如果能留意观察这一点,那么臣子们的真情实况就可以知道了。如今讨论政事时很多人喜欢听好听的话来赞美自己,谈论政治时比陛下像尧舜一样伟大,谈论征伐时比匈奴二虏还要狡猾凶猛。我认为这是不正确的说法。从前汉朝文景时期,诸侯非常强大,贾谊累次上书认为非常危险。何况现在四海之内分为三个国家,众多士子都为自己的主上效力,其中前来投降的人没有肯说舍邪就正的,都称自己是因为被逼迫到困急境地才投降的,这和战国时期的六国分治并没有区别。当今千里之内都没有炊烟,遗留下来的百姓困苦不堪,陛下如果不加以关注,国家就要衰败难以再振兴了。礼法中规定天子使用的器具必须有金玉装饰,饮食中必须有八珍之品,等到发生凶灾荒年时就会撤消膳食降低身份。这样的话,奢侈节俭的原则必须根据当时的经济状况而定。汉武帝时期,后宫的饮食不超过一只肉,衣服也不使用绵绣材料制作,床铺和坐垫都不加装饰,器皿和用具也没有涂饰朱红色的颜色,这样才能够平定天下,造福子孙后代。这些都是陛下您亲自体验过的。现在治理国家的事务,应该君臣同心协力,共同谋划策略,考核国库的收入支出,衡量人口的多少来决定开支。深入思考勾践治国安民的策略,恐怕来不及了,而宫中制造出来的金银物品却在不断增加扩大,工匠的劳动没有停止下来,奢侈浪费日益严重,国库储备日渐枯竭。以前汉武皇帝相信寻求长生不老的方法,认为应当得到天上的露水来饮用以获得玉屑的精华,所以建造了仙人手掌用来承接天上的高露水。陛下您聪明明辨是非对错,常常对此表示否定和嘲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