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原不问,徙署丞相仓曹属。廙上疏谢曰:“臣罪应顷宗,祸应覆族。遭乾坤之灵,值时来之运,扬汤止沸,使不燋烂;起烟于寒灰之上,生华于已枯之木。物不答施于天地,子不谢生于父母,可以死效,难用笔陈。”廙着书数十篇,及与丁仪共论刑礼,皆传于世。文帝即王位,为侍中。赐爵关内侯。黄初二年卒。无子。帝以弟子阜嗣。
刘助字孔才,广平邯郸人也。建安中,为计吏,诣许。
太史上言:“正旦当日蚀。”劭时在尚书令荀彧所,坐者数十人,或云当废朝,或云宜却会。劭曰:“梓慎、裨灶,古之良史,犹占水火错失天时。《礼记》曰,诸侯旅见天子,及门不得终礼者四,日蚀在一。然则圣人垂制,不为变异豫废朝礼者,或灾消异伏,或推术谬误也。”彧善其言。敕朝会如旧,日亦不蚀。
诗句:特原不问徙署丞相仓曹属。
译文:王廙上书谢罪:“臣的罪责应及祖先,祸患应覆族。遭逢天地灵验,遇到时运到来,止消汤火之灾,使不至于焦烂;在已枯的木上起烟,使枯木再生。物不报答天和地,子不感谢父母,可以死效,难以用笔陈述。”王廙著书数十篇,与丁仪共论文礼,皆传于世。文帝即王位,王廙为侍中。赐爵关内侯。黄初二年去世,无子。皇帝以弟子王阜嗣位。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王廙的事迹,展现了他的才华和智慧。诗中表达了他对家族、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和担当,以及对时局的深刻洞察。同时,也体现了他谦逊、低调的品质。王廙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就不仅取决于个人的能力,还取决于他对家庭和社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