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宣字宝坚,广陵海西人也。避乱江东,又辞孙策之命,还本郡。与陈矫并为纲纪,二人齐名而私好不协,然惧见器于太守陈登,与登并心于太祖。海西、淮浦二县民作乱,都尉卫弥、令梁习夜奔宣家,密送免之。太祖遣督军扈质来讨贼,以兵少不进。宣潜见责之,示以形势,质乃进破贼。太祖辟为司空掾属,除东缗、发干令,迁齐郡在守,入为门下督,从到寿春。会马超作乱,大军西征,太祖见官属曰:“今当远征,而此方未定,以为后忧,宣得清公大德以镇统之。”乃以宣为左护军,留统诸军。还,为丞相东曹掾,出为魏郡太守。太祖崩洛阳,群臣入殿中发哀。或言可易诸城守,用谯、沛人。

宣厉声曰:“今者远近一统,人怀效节,何必谯、沛,而沮宿卫者心。”文帝闻曰:“所谓社稷之臣也。”帝既践阼,为御史中丞,赐爵关内侯,徙城门校尉,旬月迁司隶校尉,转散骑常侍。从至广陵,六军乘舟,风浪暴起,帝船回倒,宣病在后,陵波面前,群寮莫先至者。帝壮之,迁尚书。

徐宣(字宝坚),广陵海西人,是三国时期魏国的重要官员。他因在江东避乱期间与孙策保持距离并最终返回本郡而知名。徐宣不仅以忠诚和刚直著称,还以其处理事务时的决断力和公正性闻名,尤其是在平定海西、淮浦两地的民变中,他的果断行动帮助稳定了局势。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诗句:“徐宣字宝坚,广陵海西人也。”
  • 关键词:徐宣
  • 注释:徐宣,字号为“宝坚”,是广陵郡海西县人。
  • 译文:徐宣的字是宝坚,他是广陵郡海西县人。
  1. 诗句:“避乱江东,又辞孙策之命,还本郡。”
  • 关键词:避乱江东
  • 注释:躲避战乱,逃到江东(今江苏省南部)。
  • 译文:又避开战乱逃亡到了江东,然后回到了原籍。
  1. 诗句:“与陈矫并为纲纪,二人齐名而私好不协。”
  • 关键词:陈矫
  • 译文:陈矫和徐宣共同担任朝廷的高级官职,两人都享有很高的声望。然而,他们之间并不和睦。
  1. 诗句:“然惧见器于太守陈登,与登并心于太祖。”
  • 关键词:惧见器于太守陈登
  • 注释:由于担心被陈登看中,因此选择与陈登同心。
  • 译文:因为害怕被太守陈登看中,所以选择与陈登同心。
  1. 赏析:徐宣虽然与陈矫有私交上的分歧,但他们都得到了陈登的认可和支持,这种政治联盟对于维护魏国的政治稳定至关重要。同时,徐宣的行动显示了他在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保护地方安全的能力。

《三国志·魏书·桓二陈徐卫卢传》中的徐宣形象展示了他的政治智慧和道德品质,以及他在国家危难时刻所展现出的勇气和决断力。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深入了解徐宣这位历史人物的真实面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