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杀禁地鹿者身死。财产没官,有能觉告者厚加赏赐。柔上疏曰:“圣王之御世,莫不以广农为务,俭用为资。夫农广则谷积,用俭则财畜,畜财积谷而有忧患之虞者,未之有也,古者,一夫不耕,或为之饥;一妇不织,或为之寒。中间已来,百姓供给众役,亲田者既减,加顷复有猎禁,群鹿犯暴,残食生苗,处处为害,所伤不赀。民虽障防,力不能御。至如荧阳左右,周数百里,岁略不收,元元之命,实可矜伤。方今天下生财者甚少,而麋鹿之损者甚多。卒有兵戎之役,凶年之灾,将无以待之。惟陛下览先圣之所念,愍稼穑之艰难,宽放民间,使得捕鹿,遂除其禁,则众庶久济,莫不悦豫矣。”

顷之,护军营士窦礼近出不还。营以为亡,表言逐捕,没其妻盈及男女为官奴婢。

这首诗出自《三国志·魏书·韩崔高孙王传》。它是一篇关于古代狩猎的史料,反映了当时人们对鹿类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相应的译文:

  1. 是时,杀禁地鹿者身死。财产没官,有能觉告者厚加赏赐。
    注释:在这个时候,如果杀死了禁止捕猎的区域里的鹿,那么这个人就会因此而死。同时,他的财产将被没收,但如果有人能够发现并举报这种违法行为,将会受到重赏。

  2. 柔上疏曰:“圣王之御世,莫不以广农为务,俭用为资。
    注释:司马柔在上疏中提到:“圣明的君王治理国家,没有不把农业作为最重要的工作,节约使用财物作为治国的基础。”

  3. 夫农广则谷积,用俭则财畜,畜财积谷而有忧患之虞者,未之有也,古者,一夫不耕,或为之饥;一妇不织,或为之寒。
    注释:司马柔指出:“农业的发展可以积累粮食,而节俭的使用可以使财富增加,但是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同时又担心会有灾祸的话,这种情况是没有的。古时候,如果一个农夫没有耕种,那么其他人就会挨饿;如果一个妇女没有织布,那么其他人就会受冻。”

  4. 中间已来,百姓供给众役,亲田者既减,加顷复有猎禁,群鹿犯暴,残食生苗,处处为害,所伤不赀。民虽障防,力不能御。至如荧阳左右,周数百里,岁略不收,元元之命,实可矜伤。
    注释:从东汉中期以来,百姓需要承担各种徭役,亲自种田的人减少了,再加上近年来又有狩猎禁令,大量的鹿群侵犯了庄稼,到处破坏农作物,所造成的损失无法计算。人民虽然设下了防护措施,但仍然无力抵抗。至于靠近洛阳的地方,方圆几百里内,几乎每年都无法获得足够的收获,普通百姓的生命确实值得同情和怜悯。

  5. 方今天下生财者甚少,而麋鹿之损者甚多。卒有兵戎之役,凶年之灾,将无以待之。
    注释:现在天下创造财富的人很少,但是被大量破坏的却非常多,一旦发生战争或者灾害,就没有人能够支撑下去了。

  6. 惟陛下览先圣之所念,愍稼穑之艰难,宽放民间,使得捕鹿,遂除其禁,则众庶久济,莫不悦豫矣。”
    注释:只希望陛下能够体会祖先们的愿望,怜悯农民耕作辛苦且困难的处境,放宽对民间的限制,让他们可以随意捕捉鹿群,然后取消这项禁令,这样百姓就能够长久地得到利益,他们的心情也会非常高兴和满足。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自然资源保护的重视。司马柔在上书中提出了“广农”和“俭用”的原则,强调农业的重要性和资源的合理利用。他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不同情况,展示了由于民众负担的增加和狩猎禁令的实施,导致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出现了饥荒的情况。司马柔呼吁皇帝放宽民间限制,让民众有机会捕捉鹿群并解除捕猎禁令,从而帮助恢复生产并减少人民的苦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