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帝即位,进封颖乡侯,邑三百户。时中书监刘放、令孙资见信于主,制断时政,大臣莫不交好,而毗不与往来。毗子敞谏曰:“今刘、孙用事,众皆影附,大人宜小降意,和光同尘。不然必有谤言。”毗正色曰:“主上虽未称聪明,不为暗劣。吾之立身,自有本末。就与刘、孙不平,不过令吾不作三公而已,何危害之有?焉有大丈夫欲为公而毁其高节者邪?”冗从仆射毕轨表言:“尚书仆射王思精勤旧吏,忠亮计略不如辛毗,毗宜代思。”帝以访放、资,放、资对曰:“陛下用思者,诚欲取其效力,不贵虚名也。
毗实亮直,然性刚而专,圣虑所当深察也。“遂不用。出为卫尉。
帝方修殿舍,百姓劳役。毗上疏曰:“窃闻诸葛亮讲武治兵,而孙权市马辽东,量其意指,似欲相左右。备豫不虞,古之善政,而今者宫室大兴,加连年谷麦不收。诗云:‘民亦劳止,迄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唯陛下为社稷计。”帝报曰:“二虏未灭而治宫室,直谏者立名之时也。夫王者之都,当及民劳兼办,使后世无所复增,是萧何为汉规摹之略也。今卿为魏重臣,亦宜解其大归。”帝又欲平北芒,令于其上作台观,则见盂津,毗谏曰:“天地之性,高高下下,今而反之,既非其理;加以损费人功,民不堪役。且若九河盈溢,洪水为害,而丘陵皆夷,将何以御之?”帝乃止。青龙二年,诸葛亮串众出渭南。先是,大将军司马宣王数请与亮战,明帝终不听;是岁恐不能禁,乃以毗为大将军军师,使持节。六军皆肃,准毗节度,莫敢犯违。亮卒,复还为卫尉。
以下是根据您提供的诗歌内容进行逐句释义、译文和赏析:
- 诗句释义:
- 明帝即位,进封颖乡侯,邑三百户。
明帝即魏明帝曹叡登基,他提升辛毗为颍乡侯,并赐予三百户的封邑。
- 译文:
- 当皇帝即位的时候,朝廷提拔了辛毗,赐给他一个封号为颍乡侯,并且给予三百户的赏赐。在那个时候,中书监刘放和令孙资得到了皇帝的信任,他们能够决定国家的大政方针,而其他的大臣们都对他们交好。然而,辛毗并不和这些人来往。
- 赏析:这首诗反映了汉末三国时期的政治氛围。诗中的主角辛毗是魏国的一名重臣,他在面对权力斗争和宫廷纷争时,保持了自己的原则和立场,不与权贵同流合污。他的这种独立性格和高尚品质,使他在那个时代显得格外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