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将吏奉禄,稍见折减,方之于昔,五分居一。诸受休者又绝廪赐,不应输者今皆出半。此为官入兼多于旧,其所出与参少于昔。而度支经用,更每不足,牛肉小赋,前后相继。反而推之,凡此诸费,必有所在,且夫禄赐谷帛,人主所以惠养吏民而为之司命者也,若今有废,是夺其命矣,既得之而又失之,此生怨之府也。《周礼》,天府掌九伐之则,以给九式之用,入有其分,出有其所,不相干乘而用各足。各足之后,乃以式贡之余,供王玩好。又上用财,必考于司会。今陛下所与共坐廊庙治天下者,非三司九列,则台阁近臣,皆腹心造膝,宜在无讳。若见丰省而不敢以告,从命奔走,惟恐不胜,是则具臣,非鲠辅也。昔李斯教秦二世曰:“为人主而不恣睢,命之曰天下桎梧。”二世用之,秦国以覆,斯亦灭族。是以史迁讥其不正谏,而为世诫。

诗句

昔有良臣辅明主,忠言直谏为国忧。

译文

《三国志·魏书·辛毗杨阜高堂隆传》中记载了三位贤臣的事迹:辛毗、杨阜和高堂隆。他们都是东汉末年的著名人物,以忠诚和正直著称。他们的言行不仅反映了个人的高尚品质,也体现了当时政治环境的复杂性。在乱世中,能够如此坚持原则,直言无讳,实属难得。

注释

  1. 《三国志·魏书·辛毗杨阜高堂隆传》:《三国志》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史书之一,记录了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2. 颖川阳翟:颖川位于今天的中国河南省南阳市,阳翟则是古地名,位于现在的河南禹州市附近。
  3. 建武中自陇西东迁:建武年间指的是东汉光武帝刘秀建立新朝后的初期,大约是公元25年至57年之间。陇西即今甘肃省境内的西部地区,东迁则是指迁移到更远的地方。
  4. 太祖为司空:指曹操担任司空一职。司空是古代官名,主要负责朝廷礼仪等事务,此处指代曹操。
  5. 袁尚攻兄谭于平原:平原在今天的山东省一带,袁尚和其兄袁谭之间的战争发生在这里。
  6. 必改正朔,俾魏祖虞:《正朔》,即历法,改正朔则意味着改变历法。魏祖是曹操的谥号,虞可能是他的字或别号。此句意指高堂隆希望曹操能改正历法,使得魏国能够遵循正确的制度。

赏析

《三国志·魏书·辛毗杨阜高堂隆传》通过描述辛毗、杨阜和高堂隆的生平事迹,展现了东汉末年政治局势的动荡不安。这些贤臣之所以能够在乱世中保持清白之身,并做出许多正直之举,是因为他们在关键时刻坚守原则,敢于直言进谏,体现了他们深厚的责任感和高尚的道德修养。

辛毗的故事尤其令人动容,他虽未得到曹操的重用,但依然坚持原则,不惧权势。当曹操征伐荆州时,辛毗见到曹操便表达了对兄长袁绍的不满,尽管没有得到采纳,但他仍然坚持己见。这种坚持正义的精神,让人敬佩不已。

高堂隆在面对异常现象时,如改历法的建议,更是体现了他深思熟虑、敢于担当的品质。虽然这在当时可能被视为逆耳忠言,但他的行为却显示了他对国家的忠诚与关心。

《三国志·魏书·辛毗杨阜高堂隆传》不仅仅是一部历史记录,更是一部反映人性光辉的作品。它提醒我们在复杂的现实社会中,应当秉持正直与忠诚,勇敢地面对挑战和压力,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努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