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公表先主为镇东将军,封宜城亭侯,是岁建安元年也。先主与术相持经月,吕布乘虚袭下邳。下邳守将曹豹反,间迎布。布虏先主妻子,先主转军海西。杨奉、韩暹寇徐、扬间,先主邀击,尽斩之。先主求和于吕布,布还其妻子。先主遣关羽守下邳。

先主还小沛,复合兵得万余人。吕布恶之,自出兵攻先主,先主败走归曹公。曹公厚遇之,以为豫州牧。将至沛收散卒,给其军粮,益与兵使东击布。布遣高顺攻之,曹公遣夏侯惇往,不能救,为顺所败,复虏先主妻子送布。曹公自出东征,助先主围布于下邳,生擒布。先主复得妻子,从曹公还许。表先主为左将军,礼之愈重,出则同舆,坐则同席。袁术欲经徐州北就袁绍,曹公遣先主督朱灵、路招要击术。未至,术病死。

《三国志 · 蜀书 · 先主传》是《三国志》中对刘备生平及其在三国时期活动的重要记载,详细记录了刘备的早年生活、政治生涯以及他与曹操之间的复杂关系。通过这段历史,可以了解到刘备的人格魅力、政治手腕和战略眼光。下面将按照您的要求逐句进行解释:

  • 曹公表先主为镇东将军:这里“曹公”指的是曹操,他是东汉末年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统一北方后建立曹魏政权。“表”是指上奏,表明刘备被提名为高级将领或重要职位。“先主”则是刘备的字号,表明文中所指的刘备是这位名叫刘玄德的人。

  • 先主与术相持经月:这里的“术”指的是董卓的部将张杨,后来成为袁绍的盟友并参与了反对董卓的战争。刘备在此期间与张杨相持了一段时间,期间经历了不少困难和战斗。这段时间对于刘备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 吕布乘虚袭下邳:这里的“吕布”是一位著名的战将,曾在三国时期的黄巾起义中崭露头角。他后来投奔董卓,并在董卓死后自立为王,其势力一度非常强大。“下邳”是位于今天江苏省的一个城市,当时是一个重要的交通和军事重镇。

  • 下邳守将曹豹反:这里的“曹豹”是下邳的一位守将,后来背叛了自己的上级,加入了吕布的阵营。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地方势力之间的复杂关系。

  • 间迎布:刘备利用这个机会重新控制了下邳,这显示了他在逆境中的应变能力和智谋。

  • 先主转军海西:这里提到“海西”可能是一个地名,也可能是指刘备军队所在地的方位。“转军”意味着改变方向或转移阵地。这表明刘备在占领下邳之后并没有完全稳固他的地盘,而是继续向其他地区扩张自己的势力。

  • 杨奉、韩暹寇徐、扬间:杨奉和韩暹是活跃在徐州一带的地方势力。他们曾经攻击过曹操控制的徐州地区,给曹操造成了不小的威胁。刘备在得知消息后,迅速组织力量进行反击,成功击败并消灭了这些敌对势力。

  • 先主邀击,尽斩之:刘备不仅进行了积极的防御,还采取了主动出击的策略,一举歼灭了杨奉、韩暹等敌军主力,这不仅巩固了刘备的军事实力,也进一步巩固了他的统治地位。

  • 先主求和于吕布:为了缓解内部矛盾,刘备选择与强敌吕布和解。这种策略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因为大多数情况下,联合敌人被视为一种生存策略。然而,这也体现了刘备的政治智慧和高超的外交手腕。

  • 布还其妻子:吕布最终归还了刘备的妻子和儿子,这不仅是吕布个人的一种示弱行为,也可能是双方经过长时间谈判后达成的一种和解。这种和平解决冲突的方式对维护地区的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曹公自出东征:曹操亲自率军向东进发,这是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旨在彻底平定吕布的残余势力。通过这次行动,曹操不仅巩固了自己的势力,也为后续的统一战争奠定了基础。

  • 助先主围布于下邳:在曹操的支持下,刘备得以再次包围并围攻吕布。这一战役是刘备崛起的关键转折点,也是他从一个小规模的诸侯成长为一方霸主的关键时刻。

  • 布复归降: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斗争和谈判,吕布最终再次归降于刘备,这不仅证明了刘备的人格魅力和政治手腕,也为三国鼎立的局面奠定了基础。

《三国志 · 蜀书 · 先主传》不仅是对刘备生平的记载,更是对那个时代政治格局和社会变迁的深刻反映。通过对这段历史的学习,不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还可以从中吸取智慧和管理国家的经验教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