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诏策曰:“惟君体资文武,明睿笃诚,受遗托孤,匡辅联躬,继绝兴微,志存靖乱;爰整六师,无岁不征,神武赫然,威震八荒,将建殊功于季汉,参伊、周之巨勋。如何不吊,事临垂克,遘疾陨丧!联用伤悼,肝心若裂。夫崇德序功,纪行命谥,所以光昭将来,刊载不朽。

令使使持节左中郎将杜琼,赠君丞相武乡侯印绶,谥君为忠武侯。魂而有灵,嘉兹宠荣。

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羸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诗句

  
亮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诏策曰:“惟君体资文武,明睿笃诚,受遗托孤,匡辅联躬,继绝兴微,志存靖乱;爰整六师,无岁不征,神武赫然,威震八荒,将建殊功于季汉,参伊、周之巨勋。如何不吊,事临垂克,遘疾陨丧!联用伤悼,肝心若裂。夫崇德序功,纪行命谥,所以光昭将来,刊载不朽。    
令使使持节左中郎将杜琼,赠君丞相武乡侯印绶,谥君为忠武侯。魂而有灵,嘉兹宠荣。    
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羸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译文

诸葛亮的遗嘱是将他安葬在汉中的定军山上,墓地根据地形建造,足够容纳棺材。他的丧事由官府提供衣服和棺材等物品,不用个人额外置办。皇帝下诏说:“您天生具备文武双全的才质,聪明睿智,忠诚老实,接受先帝的委托,辅佐我治理国家大事。您继承了先祖的遗志,振兴了刘氏家族的微弱基业,您的志愿是为了平定乱世而建立大功;您统率六军,每年都征战不止,您的英武显赫,威震八方,您将在蜀汉建立非凡功勋,比得上伊尹、周公这样的杰出人物。然而天妒英才,您在胜利即将到来之时突然离世,令我悲痛欲绝。您崇高的品德和卓越的成就应当被记录和纪念,以表彰您对后世的光辉影响。因此,我将赐予您丞相武乡侯的封号,并给予您忠武侯的谥号。希望您在九泉之下的灵魂得到应有的荣耀和尊重。

当初,诸葛亮曾向后主上书表示:“我在成都拥有桑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我的子孙后代衣食无忧,完全足够。至于我在外地任职的时候,没有另外再进行任何私人的财务安排,我的所有生活费用都来自官府的供给,我没有自己另外赚钱来增加财富。如果我在去世的时候,家中没有任何剩余的布帛财物,那么这就是对陛下的辜负和背叛。”后来,他确实按照自己的承诺去做了。”`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诸葛亮临终前对自己死后的安排和期望。诸葛亮一生忠于刘备、刘禅两代君主,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遗言不仅体现了他对国家的忠诚与奉献精神,同时也展示了他的谦逊与自律。

诸葛亮对自己的简朴生活有所要求,他不希望给家人带来额外的负担,这反映了他的责任感以及对于家庭的责任意识。同时,他的这种自我约束也反映出他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深厚的家国情怀。

诸葛亮的遗嘱还体现了他的政治智慧。他没有将自己的家族和财产留给后代,而是选择了通过官方的方式来处理自己的身后事。这样做既避免了可能的家族纷争和腐败问题,也确保了他的政治遗产能够得到公正的评价和传承。

这首诗不仅是对诸葛亮一生事迹的总结,也是对其人格魅力的高度赞扬。它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伟大政治家的形象:既有远见卓识、忠诚于国家的决心,又有着谦逊自律、淡泊名利的品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