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既宿服备,又观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后备又西取益州。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尊号,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及备殂没,嗣子幼弱,事无巨细,亮皆专之。于是外连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疆不侵弱,风化肃然也。

当此之时,亮之素志,进欲龙骧虎视,包括四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又自以为无身之日,则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国者,是以用兵不戢,屡耀其武。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昔萧何荐韩信,管仲举王子城父,皆忖己之长,未能兼有故也。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萧之亚匹也,而时之名将无城父、韩信,故使功业陵迟,大义不及邪?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

【译文】
刘备已经接纳了诸葛亮,又看到他的奇特和高雅,对他十分敬重,立即派兵三万来帮助刘备。刘备得以使用兵力与刘协交战,大败刘协的军队;乘胜追击,取得了胜利。江南各地全部平定。然后刘备又向西攻打益州。益州平定以后,任命诸葛亮为军师将军。刘备称帝后,拜诸葛亮为丞相,掌管尚书事务。等到刘备去世,他的继承人年纪小,能力弱,无论大事小事,都交给诸葛亮处理。于是对外联合东吴,对内平定南越,制定法律制度,整顿军队,工械技巧都达到了极点,科教严明,赏罚信实,没有不显扬的恶行,以至于官吏不敢贪污,百姓自感勉励,道不拾遗,疆界不侵扰弱小,风化肃然。
在这个时候,诸葛亮的素志是:进可以龙骧虎视,包括四海;退可以跨陵边疆,震荡宇内。又自以为没有身体的时候,就没有能踏涉中原、抗衡上国的,因此他经常使用武力,屡次炫耀他的武略。然而诸葛亮才能在治军方面长于其他领域,出奇谋则短于其他方面,管理民众的能力优于将略。而他所面对的对手,有时遇到像韩信、萧何这样的杰出人物,双方实力相差悬殊,攻守方式不同,所以虽然连年兴兵,但未能取胜。过去萧何推荐韩信,管仲举荐王子城父,都是因为他们了解自己的长处,没能同时拥有他们。诸葛亮的器量才能政治治理,也是管仲、萧何之流的人啊,然而当时名将中没有城父、韩信那样的人物,所以使他的功业不能发展,正义也不能彰显。大概天命有归,不能用智力去争抢。
【注释】
《三国志》:中国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书,由西晋人陈寿编撰。《三国志》主要记载了魏、蜀、吴三国的历史。
权:即孙权。
服:接纳。
观:观察。
亮:指诸葛亮。
武帝:指曹操。
备:指刘备(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
西取益州:指刘备在赤壁之战之后不久占领四川。
益州:今四川省一带地区。
军师将军:官职名,是刘备手下的最高军事统帅职位之一。
尊号:帝王或高官的称号,这里指刘备自称皇帝。
录尚书事:官职名,是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高官职之一。
东吴:三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位于长江下游东南岸。
南越:指今天的广东和广西一带地区。
立法施度:制定法度。
整理戎旅:整顿军队。
工械技巧:各种工艺和机械的技艺。
科教严明:法令制度严密。
赏罚必信:奖赏和惩罚必须信守承诺。
奸:奸诈。
吏不容奸:官吏不能容忍奸诈行为。
人怀自厉:人们心怀自我激励。
道不拾遗:路不拾遗,形容社会风气良好。
疆不侵弱:边疆不受侵犯。
风化肃然:道德风尚清正廉洁。
才:才能。
治戎:治理军事。
奇谋:非常规谋略。
管仲、萧何: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相国管仲和汉朝开国元勋萧何,两人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战略家,以善于治国理政而闻名。
城父:古地名。
韩信:战国末期至秦朝初年的著名将领,曾协助刘邦打败项羽。
此诗选自《三国志·蜀书》。作者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是中国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蜀汉国的重要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发明家,被人尊称为“睿圣”诸葛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