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月,权征羽,先遣吕蒙袭公安,获将军士仁。蒙到南郡,南郡太守糜芳以城降,蒙据江陵,抚其老弱,释于禁之囚。陆逊别取宜都,获秭归、枝江、夷道,还屯夷陵,守峡口以备蜀。关羽还当阳,西保麦城。权使诱之。羽伪降,立幡旗为象人于城上,因遁走,兵皆解散,尚十余骑。权先使朱然、潘璋断其径路。十二月,璋司马马忠获羽及其子平、都督赵累等于章乡,遂定荆州。是岁大疫,尽除荆州民租税。曹公表权为骠骑将军,假节领荆州牧,封南昌侯。权遣校尉梁寓奉贡于汉。及令王惇市马,又遣朱光等归。
二十五年春正月,曹公薨。太子丕代为丞相魏王,改年为延康。秋,魏将梅敷使张俭求见抚纳。南阳阴、酂筑阳、山都、中庐五县民五千家来附。冬,魏嗣王称尊号,改元为黄初。
以下是对《三国志 · 吴书 · 吴主传》的逐句释义、译文、赏析及必要的关键词注释:
- 诗句释义:
- 闰月,权征羽:在闰月期间,孙权(吴主)发动了对关羽的攻击。
- 先遣吕蒙袭公安,获将军士仁:孙权先派吕蒙袭击了公安,捕获了将军士仁。
- 蒙到南郡,南郡太守糜芳以城降:吕蒙抵达南郡后,南郡太守糜芳投降。
- 蒙据江陵,抚其老弱,释于禁之囚:吕蒙占据江陵,安抚那里的老幼百姓,释放了于禁的囚犯。
- 陆逊别取宜都,获秭归、枝江、夷道:陆逊分别攻克了宜都,并获得了秭归、枝江、夷道等地。
- 还屯夷陵,守峡口以备蜀:陆逊回兵屯守夷陵,守住峡口防备蜀国。
- 关羽还当阳,西保麦城:关羽回到当阳,向西退守麦城。
- 译文:
闰月,孙权发动了对关羽的攻击。他先后派遣吕蒙袭击公安,并俘获了将军士仁;吕蒙随后到达南郡,南郡太守糜芳投降。吕蒙占据了江陵,安抚那里的老幼百姓,释放了于禁的囚犯。陆逊分别攻克了宜都,并获得了秭归、枝江、夷道等地,然后回兵屯守夷陵,守住峡口防备蜀国。关羽回到当阳,向西退守麦城。孙权派遣使者诱使关羽投降,但关羽假装投降,并在城中设置了旗帜和人偶。孙权先派朱然、潘璋切断关羽的路径,十二月,朱然司马马忠俘获了关羽及其子平、都督赵累等。于是平定了荆州,这一年大疫肆虐,免除了荆州的租税。曹公上表推荐孙权为骠骑将军,授予他符节并兼任荆州牧,封赏南昌侯。孙权也派遣校尉梁寓进贡给汉朝。王惇又请求购买马匹,并再次归还。
- 赏析:
- 战略布局:孙权在闰月发动攻击时的策略体现了他的军事才能和深思熟虑。通过连续的胜利,逐步削弱了关羽的势力,为后续的军事行动奠定了基础。
- 民心向背:孙权能够迅速获得南郡和江陵等重要城池,显示了他善于利用人心向背来巩固自己的统治。
- 关键词注释:
- 闰月:古代历法中指一年中的一个特殊月份。
- 权征羽:孙权对关羽发动的军事行动。
- 先遣吕蒙:指先派遣吕蒙采取行动。
- 公安:古地名,今属湖北公安县。
- 南郡:古地名,今属湖北江陵市。
- 糜芳:东汉末年人物,曾为南郡太守,后投降孙权。
- 江陵:古地名,今属湖北荆州市。
- 陆逊:三国时期吴国的著名将领,以智勇闻名。
- 宜都:古地名,位于今湖北宜昌市。
- 秭归:古地名,位于今湖北秭归县。
- 枝江:古地名,位于今湖北枝江市。
- 夷道:古地名,位于今湖北鹤峰县。
- 麦城:古城名,位于今湖北襄阳市襄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