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臾普出,蒙迎执其手,与俱下船。语毕,出书示之。因拊手大笑。普见书,知备在公安,而羽在益阳,惭恨入地。蒙留(孙河),委以后事,即日引军赴益阳。刘备请盟,权乃归普等。割湘水,以零陵还之。以寻阳、阳新为蒙奉邑。

师还,遂征合肥,既撤兵,为张辽等所袭,蒙与淩统以死扦卫。后曹公又大出濡须,权以蒙为督,据前所立坞,置强弩万张于其上,以拒曹公。曹公前锋屯未就,蒙攻破之,曹公引退。拜蒙左护军、虎威将军。

鲁肃卒,蒙西屯陆口,肃军人马万余尽以属蒙。又拜汉昌太守,食下隽、刘阳、汉昌、州陵。与关羽分土接境,知羽骁雄,有并兼心,且居国上流,其势难久。初,鲁肃等以为曹公尚存,祸难始构,宜相辅协,与之同仇,不可失也。蒙乃密陈计策曰:“今令征虏守南郡,潘璋住白帝,蒋钦将游兵万人循江上下,应敌所在,蒙为国家前据襄阳,如此,何忧于操,何赖于羽?且羽君臣,矜其诈力,所在反复,不可以腹心待也。今羽所以未便东向者,以至尊圣明,蒙等尚存也。今不于强壮时图之,一日僵仆,欲复陈力,其可得邪?”权深纳其策,又聊复与论取徐州意。蒙对曰:“今操远在河北,新破诸袁,抚集幽、冀,未暇东顾。徐土守兵,闻不足言,往自可克。然地势陆通,骁骑所聘,至尊今日得徐州,操后旬必来争,虽以七八万人守之,犹当怀忧。不如取羽,全据长江,形势益张。”权尤以此言为当。及蒙代肃,初至陆口,外倍修恩厚,与羽结好。

《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的诗句及其翻译如下:

  1. 须臾普出,蒙迎执其手
  • 诗句: 须臾普出,蒙迎执其手。
  • 翻译: 片刻间徐盛出来了,陆逊亲自去迎接并握住了他的手。
  1. 语毕,出书示之
  • 诗句: 语毕,出书示之。
  • 翻译: 话说完之后,拿出书信给他看。
  1. 因拊手大笑
  • 诗句: 因拊手大笑。
  • 翻译: 然后高兴地拍手大笑。
  1. 普见书,知备在公安,而羽在益阳
  • 诗句: 普见书,知备在公安,而羽在益阳。
  • 翻译: 徐盛看到书信后,知道刘备在公安,关羽在益阳。
  1. 惭恨入地
  • 诗句: 惭恨入地。
  • 翻译: 惭愧和后悔到极点。
  1. 蒙留(孙河),委以后事,即日引军赴益阳
  • 诗句: 蒙留(孙河),委以后事,即日引军赴益阳。
  • 翻译: 孙权留下,委托后事,随即率军前往益阳。
  1. 刘备请盟,权乃归普等
  • 诗句: 刘备请盟,权乃归普等。
  • 翻译: 刘备请求结盟,孙权便把徐盛等人归还。
  1. 割湘水,以零陵还之
  • 诗句: 割湘水,以零陵还之。
  • 翻译: 从湘水中划分土地,把零陵郡归还给孙权。
  1. 以寻阳、阳新为蒙奉邑
  • 诗句: 以寻阳、阳新为蒙奉邑。
  • 翻译: 将寻阳、阳新划为陆逊的奉邑。
  1. 师还,遂征合肥
  • 诗句: 师还,遂征合肥。
  • 翻译: 军队撤回后,孙权便率军征讨合肥。
  1. 既撤兵,为张辽等所袭
  • 诗句: 既撤兵,为张辽等所袭。
  • 翻译: 撤退后,被张辽等将领袭击。
  1. 蒙与淩统以死扦卫
  • 诗句: 蒙与淩统以死扞卫。
  • 翻译: 陆逊与凌统以死来保护孙权。
  1. 后曹公又大出濡须,权以蒙为督
  • 诗句: 后曹公又大出濡须,权以蒙为督。
  • 翻译: 后来曹操再次大规模出动濡须口的军队时,孙权任命陆逊为都督。
  1. 曹公前锋屯未就,蒙攻破之
  • 诗句: 曹公前锋屯未就,蒙攻破之。
  • 翻译: 曹操的前锋驻扎没有完成,陆逊攻破了他们。
  1. 拜蒙左护军、虎威将军
  • 诗句: 拜蒙左护军、虎威将军。
  • 翻译: 任命孙权为陆逊的左护军、加授虎威将军。
  1. 鲁肃卒,蒙西屯陆口
  • 诗句: 鲁肃卒,蒙西屯陆口。
  • 翻译: 鲁肃去世后,陆逊驻扎在陆口。
  1. 又拜汉昌太守,食下隽、刘阳、汉昌、州陵
  • 诗句: 又拜汉昌太守,食下隽、刘阳、汉昌、州陵。
  • 翻译: 又被任命为汉昌太守,负责管理下隽县、刘阳县、汉昌县、州陵县等地。
  1. 与关羽分土接境,知羽骁雄
  • 诗句: 与关羽分土接境,知羽骁雄。
  • 翻译: 和关羽接壤的土地,深知关羽勇猛无比。

通过这段赏析,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中的关键内容以及它们的历史背景和影响。这些诗句不仅记录了三国时期的重大事件,也体现了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和个人品质的展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