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翻字仲翔,会稽馀姚人也。太守王朗命为功曹。孙策征会稽,翻时遭父丧,衰绖诣府门,朗欲就之,翻乃脱衰入见,劝朗避策。朗不能用。拒战败绩,亡走浮海。翻追随营护,到东部候官,候官长闭城不受,翻往说之,然后见纳。朗谓翻曰:“卿有老母,可以还矣。”翻既归,策复命为功曹,待以交友之礼。身诣翻第。
策好驰骋游猎,翻谏曰:“明府用乌集之众,驱散附之士,皆得其死力,虽汉高帝不及也。至于轻出微行,从官不暇严,吏卒常苦之。夫君人者不重则不威,故曰龙鱼服,困于豫且,白蛇自放,刘季害之,愿少留意。”策曰:“君言是也,然时有所思,端坐悒悒,有裨谌草创之计,是以行耳。”翻出为富春长。策薨,诸长吏并欲出赴丧,翻曰:“恐邻县山民或有奸变,远委城郭,必致不虞。”因留制服行丧。诸县皆效之,咸以安宁。后翻州举茂才,汉召为侍御使,曹公为司空辟,皆不就。
虞翻(字仲翔)是会稽余姚人,他担任过太守王朗的功曹。当孙策征讨会稽时,虞翻当时因父亲丧事而身穿丧服前往府门,王朗想要见他,但虞翻脱掉丧服入朝见,并劝说王朗避免孙策。王朗没有听从他的建议。后来孙策战败,逃亡海上,虞翻跟随孙策到东部的候官,但候官长关闭城门不接受,于是虞翻前去说服他,才被接纳进入城中。王朗对虞翻说:“卿有老母,可以还矣。”虞翻返回后,孙策任命他为功曹,并以交友之礼对待他,亲自到虞翻家中拜访。孙策喜欢骑马打猎,虞翻劝谏说:“明公用聚集起来的众多士兵,驱使那些愿意为他效力的人,都得到了他们的全力而为。即使汉高帝也比不上这一点。至于您轻率地外出和微行,从官不能及时严加防备,士兵和官员们常常因此受苦。君主不庄重就没有威严,所以像龙鱼服于豫且,白蛇自暴其身,刘季害了它,希望您能稍微留意。”孙策回答:“你的话是对的,但我时常有所思考,坐着忧郁不已,有裨谌草创之计,所以我才会这样做。”虞翻因此出京担任富春县长。当孙策逝世后,所有长吏们都想离开前往奔丧,虞翻却劝阻他们说:“恐怕邻县山民中会有坏人变节,如果远弃城郭,必定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因此他们选择留下制服参加丧礼。各个县城都效法他们,因此地方安宁。虞翻后来曾州举茂才,汉朝召请他为侍御使,以及曹操任司空时邀请他,但他都没有接受。
赏析:
虞翻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的智慧、勇气和忠诚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在孙策和虞翻的关系中表现出了极高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情操。尽管孙策曾多次拒绝他的规劝,但虞翻依然坚持自己的信仰和原则,最终通过他的努力和智慧,成功地维护了孙策的安全和稳定。虞翻的政治生涯反映了他对于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以及对个人责任和使命的执着追求。
虞翻的故事展示了一个古代士人的智慧、勇敢和担当。在面临国家危机和个人生死抉择的时刻,他能够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坚定的信念来面对困难,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颂。虞翻不仅在政坛上有着卓越的成就,他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其著作在后世广为流传,成为后人研究的宝贵资料。虞翻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事迹将永远激励着后人不断追求进步和自我完善。
虞翻在孙策和虞翻之间的故事,不仅是一个关于忠诚与智慧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人性、权力和道德的故事。它告诉我们,无论是在什么时代,坚守信念、勇于担当、关心百姓都是至关重要的美德。虞翻的故事提醒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底线,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境和挑战,都要坚定不移地追求真理和正义。同时,它也鼓励人们在权力面前保持谦逊和谨慎,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虞翻的故事还启示我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个人都应该以历史为镜,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实践和反思,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机遇,为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虞翻的一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他的事迹将永远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