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遂卒,子晏嗣。晏及弟景、玄、机、云、分领抗兵。晏为裨将军、夷道监。天纪四年,晋军伐吴,龙骧将军王浚顺流东下。所至辄克,终如抗虑。景字士仁,以尚公主拜骑都尉,封毗陵侯,既领抗兵,拜偏将军、中夏督,澡身好学,着书数十篇也。二月壬戌,晏为王浚别军所杀。癸亥,景亦遇害,时年三十一。景妻,孙皓适妹,与景俱张承外孙也。

评曰:刘备天下称雄,一世所惮,陆逊春秋方壮,威名未着,摧而克之,罔不如志。予既奇逊之谋略,又叹权之识才,所以济大事也。及逊忠诚恳至,忧国亡身,庶几社稷之臣矣。抗贞亮筹干,咸有父风,奕世载美,具体而微,可谓克构者哉!

【翻译】

秋遂去世,他的儿子晏继承爵位。晏和弟弟景、玄、机、云、分统领军队。晏担任裨将军、夷道监。天纪四年,晋军讨伐吴国,龙骧将军王浚顺流而下。他所到之处都能攻克,始终像陆抗那样深思熟虑。景字士仁,因为娶了公主而被封为骑都尉,被封为毗陵侯。既然统领军队,就被任命为偏将军、中夏督,他洁身自好,喜欢学习,著书数十篇。二月二十九日,晏被王浚的别军所杀。三十日,景也遇害,时年三十岁一岁。景的妻子,是孙皓的妹妹,她是景的妻子张承的外孙女。

评价:刘备称霸天下,一世所畏惧,而陆逊正当壮年,名望还未确立,但最终还是击败了他们,没有辜负自己的志向。我对陆逊的策略谋划十分赞赏,又感叹孙权识别人才的能力高强,所以能够成就大事。等到陆逊忠诚诚恳地表达他的心愿,忧虑国家灭亡而不惜牺牲自己,可以说是社稷之臣了。孙抗正直坚贞且有才干谋略,都是父亲那样的人物,世代享有美名,具体而微,可以说是能够构建国家的了!

【注释】

  1. 秋遂卒:指陆逊的父亲陆尚在秋遂死后不久去世。
  2. 嗣:继承。
  3. 晏及弟景、玄、机、云、分领抗兵:晏和弟弟景、玄、机、云等共同统领军队。
  4. 晏为裨将军、夷道监:晏担任副将(裨将军)和监督夷道(夷道监督)。
  5. 天纪四年:晋武帝太始五年,公元269年。
  6. 晋军伐吴:晋朝的军队征伐东吴。
  7. 龙骧将军王浚:王浚是晋朝的龙骧将军。
  8. 顺流东下:王浚率领军队顺长江水势向东进发。
  9. 克:攻克。
  10. 无如志:无法达到他的目标。
  11. 予:我。
  12. 奇逊之谋略:对陆逊的谋略感到惊奇。
  13. 叹权之识才:叹息孙权的识人之明。
  14. 忠诚恳至:忠心诚意,非常恳切。
  15. 忧国亡身:为国家担忧而不顾个人安危。
  16. 庶几:差不多,几乎。
  17. 社稷之臣:国家的重要支柱或大臣。
  18. 贞亮筹干:品行贞洁,聪明能干。
  19. 奕世载美:历代都有美好的名声。
  20. 克构者:能够建立功业的人。
    【赏析】
    《三国志·吴书·陆逊传》记载了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陆逊的故事。陆逊,字伯言,吴郡吴县人,东汉末年著名将领,三国时期东吴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之一。他一生历经吴国多次战争,战功卓著。陆逊以智谋和勇敢著称,善于用兵,曾指挥过许多战役,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赤壁之战。陆逊不仅在战场上有着出色的表现,而且在政治上也有着杰出的贡献。他多次劝谏孙权,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对稳定吴国的政局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篇传记通过对陆逊一生经历的描写,展现了他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以及他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同时,通过对陆逊事迹的分析,也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研究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