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师旅仍动,百姓疲弊。抗上疏曰:“臣闻《易》贵随时,《传》美观衅,故有夏多罪而殷汤用师,纣作淫虐而周武授钺。苟无其时,玉台有忧伤之虑,孟津有反旆之军。
“今不务富国强兵,力农畜谷,使文武之才效展其用,百揆之署无旷厥职。明黜陟以厉庶尹,审刑赏以示劝沮,训诸司以德。而抚百姓以仁,然后顺天乘运,席卷宇内,而听诸将徇名,穷兵黩武,动费万计,士卒雕瘁,寇不为衰,而我已大病矣!今争帝王之资,而昧十百之利,此人臣之奸便,非国家之良策也。昔齐、鲁三战,鲁人再克而亡不旋踵。
“何则?大小之势异也。况今师所克获,不补所丧哉?且阻兵无众,古之明鉴,诚宜暂息进取小规,以畜士民之力,观衅伺隙,庶无悔吝。”
二年春,就拜大司马、荆州牧。
以下是对《三国志·吴书·陆逊传》的逐句翻译:
原文:时师旅仍动,百姓疲弊。抗上疏曰:“臣闻《易》贵随时,《传》美观衅,故有夏多罪而殷汤用师,纣作淫虐而周武授钺。苟无其时,玉台有忧伤之虑,孟津有反旆之军。今不务富国强兵,力农畜谷,使文武之才效展其用,百揆之署无旷厥职。明黜陟以厉庶尹,审刑赏以示劝沮,训诸司以德。而抚百姓以仁,然后顺天乘运,席卷宇内,而听诸将徇名,穷兵黩武,动费万计,士卒雕瘁,寇不为衰,而我已大病矣!今争帝王之资,而昧十百之利,此人臣之奸便,非国家之良策也。”
译文:当时战争频繁,百姓疲惫不堪。陆抗上书说:“我听说《易经》重视顺应时机,《左传》讲究适时出兵。《易经》认为夏朝因罪行较多所以商朝用兵讨伐,纣王暴虐无道所以周武王接受斧钺。假如没有适当的时机,朝廷就应担忧忧虑,孟津的军队就会反叛。现在如果不致力于使国家富足强大、军队训练有素,让文臣武将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各部门的职责不能懈怠。明确地选拔和罢免官吏,严格地奖惩制度来鼓励和制止,对各机构主管人员进行道德教育。同时安抚百姓以仁义为本,这样再顺应天下大势去统一全国。如果只是听从将军们的名利驱使,滥用兵力,消耗巨大的财力物力,士兵疲惫不堪,敌人并未减弱,那么我们自己的大患已经深重了!现在争夺帝王的基业,却忽略了百倍千倍的利益,这是作为人臣的奸诈方便,不是国家的长远利益。”
关键词注释:
- 陆抗: 孙权的将领,字士宗。他是一位忠诚的君主,也是一位具有战略眼光的将领。他的军事才能和智谋使他在三国时期成为了重要的人物之一。
- “《易》贵随时”,意思是《易经》强调要善于把握时机。这里的“随”是指顺应时代变化和形势发展的意思。
- “《传》美观衅”,意思是《春秋》注重观察社会矛盾和冲突,以便更好地治理国家。这里的“观”是指洞察、观察的意思。
- “夏多罪而殷汤用师”,指的是夏朝因为罪行太多而商朝进行了军事征讨。这里的“罪”是指罪恶、过错的意思。
- “纣作淫虐而周武授钺”,意思是纣王残暴无道,而周武王则接受了斧钺等权力象征。这里的“淫虐”是指荒淫无道、残忍暴虐的意思。
- “荀无其时”,即如果没有正确的时机。这里的“无其时”是指没有合适的时机或条件的意思。
- “玉台”,指的是朝廷或皇宫。这里的“玉台”是指宫廷、皇室的意思。
- “孟津”,指的是地名,位于河南省孟州市。这里的“孟津”是指古代的一座重要城池或关口。
- 赏析:
陆逊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之一,他在吴国政治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陆逊的政治生涯始于其担任东城郡丞期间,随后被提拔为太史令,负责记录历史事件和编纂史书的任务。在陆逊的职业生涯中,他展现出了卓越的智慧和才能。他不仅在政治领域有所建树,还积极参与军事活动。陆逊在军事方面的主要成就包括成功地平定了一场叛乱和多次击败敌军的行动。这些行动展示了他的英勇和智谋。总的来说,陆逊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贡献对于三国时期的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成就不仅体现在他的政治和军事成就上,还体现在他对后世的深远影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