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登字子高,权长子也。魏黄初二年,以权为吴王。拜登东中郎将,封万户侯,登辞侯不受。是岁,立登为太子。选置师傅,铨简秀士,以为宾友。于是诸葛恪、张休、顾谭、陈表等以选入。侍讲诗书,出从骑射。权欲登读《汉书》,习知近代之事,以张昭有师法,重烦劳之,乃令休从昭受读,还以授登。登待接寮属,略用布衣之礼,与恪、休、谭等或同舆而载,或‘共帐而寐。太傅张温言于权曰:“夫中庶子官最亲密,切问近对,宜用隽德。”于是乃用表等为中庶子。后又以庶子礼拘,复令整巾侍坐。黄龙元年,权称尊号,立为皇太子,以恪为左辅,休右弼,谭为辅正,表为翼正都尉,是为四友。而谢景、范慎、刁玄、羊衜等皆为宾客,于是东宫号为多士。
权迁都建业。征上大将军陆逊辅登镇武昌,领宫府留事。登或射猎,当由径道,常远避良田,不践苗稼,至所顿息,又择空间之地,其不欲烦民如此。尝乘马出,有弹丸过,左右求之。有一人操弹佩丸,咸以为是,辞对不服,从者欲捶之,登不听,使求过丸,比之非类,乃见释。又失盛水金马盂,觉得其主,左右所为,不忍致罚,呼责数之,长遣归家,敕亲近勿言。后弟虑卒,权为之降损,登昼夜兼行,到赖乡,自闻,即时召见。见权悲泣,因谏曰:“虑寝疾不起,此乃命也。方今朔土未一,四海喁喁,天戴陛下,而以下流之念,减损太官殽馔,过于礼制,臣窃忧惶。”权纳其言,为之加膳。住十余日,欲遣西还,深自陈乞,以久离定省,子道有阙,又陈陆逊忠勤,无所顾忧,权遂留焉。嘉禾三年,权征新城,使登居守,总知留事。时年谷不丰,颇有盗贼,乃表定科令,所以防御,甚得止奸之要。
以下是《三国志·吴书·吴主五子传》中孙登的诗句及其翻译,注释和赏析:
- 诗句:
- 原文:“权以登为太子。”
- 译文:孙权将孙登立为太子。
- 注释:权,即孙权。太子,古代皇帝的儿子称为太子。
- 赏析:这句话体现了孙登在孙权家族中的地位,他将成为未来吴国王室的重要人物。
- 诗句:
- 原文:“选置师傅,铨简秀士,以为宾友。”
- 译文:孙权选择并任命了老师和学者,作为宾客和助手。
- 注释:师傅,指老师。宾友,指宾客和朋友。这里指的是与孙登关系密切的人。
- 赏析:这句话反映了孙权对教育的重视和对人才的培养。通过选拔贤才,孙权希望建立一支忠诚的顾问队伍,来辅助他治理国家和处理政务。
- 诗句:
- 原文:“于是诸葛恪、张休、顾谭、陈表等以选入。”
- 译文:因此,诸葛恪、张休、顾谭、陈表等人被选拔进入宫中成为孙登的宾客。
- 注释:这些人物后来都成为了孙登身边的亲信和助手,对孙登的政治生涯产生了重要影响。
- 赏析:这句诗揭示了孙登身边人才济济的局面,这些人才的加入为孙登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 诗句:
- 原文:“侍讲诗书,出从骑射。”
- 译文:孙登侍奉讲解诗文书籍,外出时也跟随骑马射箭的训练。
- 注释:侍讲,指侍奉或陪伴学习。骑射,指骑马射箭训练。
- 赏析:这句话展示了孙登全面发展的形象,他不仅限于文化修养,还注重身体锻炼和军事技能。
- 诗句:
- 原文:“权欲登读《汉书》,习知近代之事,以张昭有师法,重烦劳之,乃令休从昭受读,还以授登。”
- 译文:孙权想让孙登阅读《汉书》,了解近代的事情,因为张昭有教学的才能,所以让他来教导孙登,然后由孙登回传给孙登。
- 注释:读,即读书。师法,指教学的方法和风格。休,即张休。
-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孙权对孙登的教育非常重视,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孙登更好地了解历史和文化。
通过对《三国志·吴书·吴主五子传》中孙登诗句的逐句解读,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段历史故事的内涵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