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拜都护。闻武昌左部督薛莹征下狱。抗上疏曰:“夫俊乂者,国家之良宝,社稷之贵资。庶政所以伦叙,四门所以穆清也。故大司农楼玄、散骑中常侍王蕃、少府李勖,皆当世秀颖,一时显器,既蒙初宠,从容列位,而并旋受诛殛,或圮族替祀,或投弃荒裔。盖《周礼》有赦贤之辟,《春秋》有宥善之义。

《书》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而蕃等罪名未定,大辟以加,心经忠义,身被极刑,岂不痛哉!且已死之刑,固无所识,至乃焚烁流漂,弃之水滨,惧非先王之正典,或甫侯之所戒也。是以百姓哀耸,士民同慽.蕃、勖永已,悔亦靡及,诚望陛下赦召玄出,而顷闻薛莹卒见逮录。莹父综纳言先帝,傅弼文皇,及莹承基,内厉名行,今之所坐,罪在可宥。臣惧有司未详其事,如复诛戮,益失民望,乞垂天恩,原赦莹罪,哀矜庶狱,清澄刑网,则天下幸甚!

【诗句】
加拜都护。闻武昌左部督薛莹征下狱。抗上疏曰:“夫俊乂者,国家之良宝,社稷之贵资。庶政所以伦叙,四门所以穆清也。故大司农楼玄、散骑中常侍王蕃、少府李勖,皆当世秀颖,一时显器,既蒙初宠,从容列位,而并旋受诛殛,或圮族替祀,或投弃荒裔。盖《周礼》有赦贤之辟,《春秋》有宥善之义。《书》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而蕃等罪名未定,大辟以加,心经忠义,身被极刑,岂不痛哉!且已死之刑,固无所识,至乃焚烁流漂,弃之水滨,惧非先王之正典,或甫侯之所戒也。是以百姓哀耸,士民同慽.蕃、勖永已,悔亦靡及,诚望陛下赦召玄出,而顷闻薛莹卒见逮录。莹父综纳言先帝,傅弼文皇,及莹承基,内厉名行,今之所坐,罪在可宥。臣惧有司未详其事,如复诛戮,益失民望,乞垂天恩,原赦莹罪,哀矜庶狱,清澄刑网,则天下幸甚!”

【译文】
我听闻武昌左部督薛莹因被征召入狱。陆抗上疏说:“俊才之士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国家的宝贵资源。国家的各种政务需要得到公正合理的安排,社会的风气需要得到清明和谐。因此大司农楼玄、散骑中常侍王蕃、少府李勖都是当世英才,当时就显露出非凡的才干和能力,既然他们初次受到恩宠就被委以重任,但不久之后就遭到诛杀,有的家族被毁,有的被流放荒郊。这是因为《周礼》里有赦免贤者的条款,《春秋》里也有宽恕善良的精神。《尚书》中说:“与其杀死无辜的人,宁可放过没有罪的人。”但是王蕃等人的罪行还没有确定,已经遭受了死刑的惩罚,内心忠于国事,却身遭极刑,这难道不是令人痛心的吗?而且那些已经死去的人,我们自然无法再认识他们了,甚至有的人被烧毁、焚烧、流放到远方、抛弃到水边,这恐怕不是先王制定的法律,也可能是甫侯曾经告诫过的事情。因此百姓们感到悲愤而震惊,士人们也感到悲痛难抑。王蕃、李勖虽然已经被处死,但他们的悔恨也来不及表达。我真诚希望陛下能够赦免刘玄的罪行,然后听说薛莹已经被逮捕入狱。薛莹的父亲薛综曾是先帝的纳言,又是文皇帝的助手。现在薛莹继承了父亲的事业,自己也很努力地保持名节和德行。现在他之所以被牵连进此事之中,是因为他的罪行是可以被原谅的。我担心有关部门没有仔细调查这件事的真相,如果继续将薛莹判处死刑,那会进一步丧失民众的期待和信任。我请求陛下给予宽宏大量的恩情,赦免薛莹的罪行,怜悯所有囚犯的痛苦,清理法律制度上的漏洞,那么天下人会更加感激陛下的恩德。”

【赏析】
这首诗主要讲述了陆抗向孙权上疏,请求赦免被逮捕入狱的薛莹。诗中首先描述了薛莹被征召入狱的情况,接着表达了他对薛莹遭遇的同情和惋惜之情。陆抗通过这段文字,展示了他的忠诚和对国家大事的关注。最后,陆抗呼吁孙权给予薛莹宽大的恩惠,以维护国家的稳定和人民的利益。这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