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岱亲近吴郡徐原,慷慨有才志,岱知其可成,赐巾褠,与共言论,后遂荐拔,官至侍御史。原性忠壮,好直言,岱时有得失,原辄谏诤,又公论之,人或以告岱,岱叹曰:“是我所以贵德渊者也。”及原死,岱哭之甚哀。曰:“德渊,吕岱之益友,今不幸,岱复于何闻过?”谈者美之。太平元年,年九十六卒,子凯嗣。遣令殡以素棺,疏巾布褠,葬送之制,务从俭约,凯皆奉行之。
周鲂字子鱼,吴郡阳羡人也。少好学,举孝廉,为宁国长,转在怀安。钱唐大帅彭式等蚁聚为寇,以鲂为钱唐侯相,旬月之间,斩式首及其支党,迁丹杨西部都尉。黄武中。鄱阳大帅彭绮作乱,攻没属城,乃以鲂为鄱阳太守,与胡综戮力攻讨,遂生禽绮,送诣武昌,加昭义校尉。被命密求山中旧族名帅为北敌所闻知者,令谲挑魏大司马扬州牧曹休。鲂答,恐民帅小丑不足仗任,事或漏泄,不能致休,乞遣亲人赍笺七条以诱休。
诗句
始,岱亲近吴郡徐原,慷慨有才志,岱知其可成,赐巾褠,与共言论,后遂荐拔,官至侍御史。原性忠壮,好直言,岱时有得失,原辄谏诤,又公论之,人或以告岱,岱叹曰:“是我所以贵德渊者也。”及原死,岱哭之甚哀。曰:“德渊,吕岱之益友,今不幸,岱复于何闻过?”谈者美之。太平元年,年九十六卒,子凯嗣。遣令殡以素棺,疏巾布褠,葬送之制,务从俭约,凯皆奉行之。
周鲂字子鱼,吴郡阳羡人也。少好学,举孝廉,为宁国长,转在怀安。钱唐大帅彭式等蚁聚为寇,以鲂为钱唐侯相,旬月之间,斩式首及其支党,迁丹杨西部都尉。黄武中。鄱阳大帅彭绮作乱,攻没属城,乃以鲂为鄱阳太守,与胡综戮力攻讨,遂生禽绮,送诣武昌,加昭义校尉。被命密求山中旧族名帅为北敌所闻知者,令谲挑魏大司马扬州牧曹休。鲂答,恐民帅小丑不足仗任,事或漏泄,不能致休,乞遣亲人赍笺七条以诱休。
译文
开始时,鲁肃亲近吴郡的徐原,他慷慨有大才气,鲁肃知道他是人才终能成材,就赏赐给他衣服和头巾,和他一起谈论政事。后来鲁肃推荐他当了侍御史。徐的原性格耿直勇敢,喜欢直接说出心里话,鲁肃有时有了过失,徐的原总是劝谏,又公正地评价他,有人把这事告诉鲁肃,鲁肃感叹说:“是我看重德渊的缘故。”等到徐的原去世后,鲁肃非常悲伤地说:“德渊是吕岱的好友,如今不幸去世了,吕岱还有什么过错可以指责的呢?”人们都认为徐的原是个好人。太平元年,徐的原去世,他的儿子吕凯继承了他的事业。命令他只用素色丧服下葬,不用锦绣丝帛。吕凯都遵守了父亲的遗训。
周鲂字子鱼,是吴郡阳羡人。年少时喜欢学习儒学,通过举孝廉考试,被任命为宁国的县长(长),后又转任怀安县知县。当时钱唐县的大帅彭式等人聚集起来造反,任命周鲂为钱唐县的县令,一个月内斩杀了彭式的首领和他的同伙,并升任丹阳县西部都尉。黄武年间,鄱阳县的大帅彭绮发动叛乱,攻占了他的县城,于是任命周鲂为鄱阳县的太守,和胡综共同奋力攻打讨伐,终于活捉了彭绮并将他送到武昌,被封为昭义校尉。被派去秘密寻找山里的旧贵族、名士,以便向魏国的大将曹休进行游说。周鲂回答说:我担心这些地方的长官小人物不足以担当重任,如果事情泄露出去,那么我就不能完成使命。因此请求派遣家人带着七封信前去游说曹休。
关键词注释
始 - 起始的意思。
岱 - 鲁肃的字。
近亲 - 亲近的人。
忠壮 - 忠诚且勇敢。
彭式 - 钱唐县的大帅。
宰 - 指县长。
丹杨西部都尉 - 丹杨郡西部的官职。
鄱阳太守 - 鄱阳县的行政长官。
胡综 - 周鲂的助手或者同僚。
曹休 - 魏国的大将。
密求 - 暗中寻求。
山中旧族名帅 - 山里有名的贵族和将领。
使者 - 奉命出使的人。
都督 - 掌管某一地区的军事事务。
掾 - 辅佐主官处理公务的人员。
笺 - 书信。
黄武 - 三国时期东吴的一个年号。
岁 - 年。
太平元年 - 公元236年,鲁肃去世的年份。
年九十六卒 - 周鲂去世时的年龄是九十六岁。
子凯 - 吕凯是周鲂的儿子。
遣令 - 下令。
素棺 - 白色的棺材。
疏巾布褠 - 白色的头巾和布制的丧服。
葬送之制 - 安葬死者的方法。
务从俭约 - 尽量节俭。
尽遵 - 完全遵守。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鲁肃如何提拔、培养人才以及如何处理政务的过程。诗中充满了对人才的赞赏之情和对政治智慧的钦佩。通过周鲂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正直的官员如何在困难的环境中坚守原则、勇于承担责任、积极进取的态度。同时,诗中的叙述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道德品质的重视和对于忠诚勇敢的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