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四曰:“所遣董岑、邵南少长家门。亲之信之,有如儿子。是以特令赍笺,托叛为辞,目语心计,不宣唇齿,骨肉至亲,无有知者。又已敕之,到州当言往降,欲北叛来者得传之也。鲂建此计,任之于天,若其济也,则有生全之福。邂逅泄漏,则受夷灭之祸。常中夜仰天,告誓星辰。精成之微,岂能上感,然事急孤穷,惟天是诉耳。遣使之日,载生载死,形存气亡,魄爽恍惚。私恐使君未深保明,岑、南二人可留其一,以为后信。一赍教还,教还故当言悔叛还首。东主有常科,悔叛还者,皆自原罪。如是彼此俱塞,永无端原。县命西望,涕笔俱下。”

其五曰:“鄱阳之民,实多愚劲,帅之赴役。未即应人,倡之为变,闻声响拚.今虽降首,盘节未解,山栖草藏,乱心犹存。而今东主图兴大众,举国悉出。江边空旷,屯坞虚损,惟有诸刺奸耳。若因是际而骚动此民,一旦可得更会,然要恃外援,表里机互,不尔以往,无所成也。今使君若从皖道进住江上,鲂当从南对岸历口为应。若未径到江岸,可住百里上。令此间民知北军在彼,即自善也。此间民非苦饥寒而甘兵寇,苦于征讨,乐得北属,但穷困举事,不时见应,寻受其祸耳。如使石阳及青、徐诸军首尾相衔,牵缀往兵,使不得速退者,则善之善也。鲂生在江、淮,长于时事,见其便利,百举百捷,时不再来,敢布腹心。”

诗句解读与赏析

第一句

【译文】:董岑、邵南,你们虽然年纪小,但是家门亲近,我非常信任和尊重他们,就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因此我特别命令你带书信去传达我的心意,告诉他们我是被敌人背叛,需要秘密来见我,不要让外人知道。骨肉至亲,没有谁能够了解这件事。又已经命令你到了州府,当你们回来的时候告诉其他人我是投降的,希望那些想要叛逃的人能够听到这个消息。

【注释】:1. 所遣 - 指的是被派遣的人。

  1. 董岑、邵南少长家门 - 董岑(董)和邵南(邵)年纪尚小,但因为同属一家族而显得亲近。
  2. 亲之信之,有如儿子 - 我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儿子一样来看待和信任。
  3. 特令赍笺 - 特意命令携带书信。
  4. 托叛为辞 - 以被敌人背叛为借口。
  5. 目语心计 - 眼睛看、心里想,不通过嘴巴说。
  6. 无有知者 - 没有谁知道这件事。
  7. 敕之 - 命令他们。
  8. 到州当言往降 - 到了州府之后要告诉他们是来投降的。
  9. 欲北叛来者得传之也 - 那些想要向北反叛的人能够得到传递消息的途径。
  10. 鲂建此计 - 我策划了这项计划。
  11. 任之于天 - 将此事交给命运决定。
  12. 若其济也 - 如果能够成功的话。
  13. 则有生全之福 - 这将会带来保全生命的好处。
  14. 邂逅泄漏 - 偶然泄露出去。
  15. 则受夷灭之祸 - 则会被消灭。
  16. 中夜仰天 - 在深夜里仰望天空。
  17. 精成之微 - 微小的计划或意图。
  18. 岂能上感,然事急孤穷 - 我不能直接感应,然而形势紧迫,只有向苍天求助。
  19. 县命西望,涕笔俱下 - 我带着皇帝的命令向西望去,眼泪和笔墨都流了下来。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被派去执行任务的人的信任和期望,同时透露出一种忧虑和无奈。通过“所遣”和“特令赍笺”等词语展现了对使者的特别重视和对其安全的承诺。诗人用“目语心计”和“无有知者”强调了信息的保密性及使者的隐秘角色,以及他对于成败的谨慎态度。整体来看,这是一个充满忧虑、信任和责任感的叙述,同时也体现了古代通信的困难及其在政治斗争中的敏感性。

第二句

【译文】:鄱阳的人民大多是愚昧且坚韧的,他们被召集去服兵役。还没有立即响应命令,就已经开始叛乱了,虽然现在他们已经投降了,但他们的心志并未解除,仍然在山林间潜藏,草野上生活。如今东主正在筹划大举征召军队,全国都被动员起来。江边空旷,屯堡空虚,只剩下一些奸猾之徒。如果在此时煽动这些人民的叛乱,一旦能够重新集合,那将是极好的机会。然而我们也需要依赖外援,内部和外部都需要协调好。否则的话,一切努力都将白费。如果使君从皖道进入江上,我将从南岸历口作为应援。如果没有直接到达江岸边,可以住在百里之外。让这里的人民知道北方的军队在那里,他们就自然会听从你的指挥。这里的人并不只是饥饿寒冷而痛恨战争,而是苦于征战,乐于归附北方,但由于处境困难无法及时响应,所以最终会受到他们的祸害。如果石阳和青徐诸军首尾相连,相互牵制,使敌人不能迅速撤退,那就是最好的情况了。我从江、淮长大,对时事有深刻理解,看到其中的便利就会百战百胜;时机不会再次来临,所以敢把心里话告诉您。

【注释】:1. 鄱阳的 - 指江西鄱阳县。

  1. 帅之赴役 - 领导他们去服兵役。
  2. 未即应人 - 还没有立即响应命令。
  3. 倡之为变 - 开始发动叛乱。
  4. 盘节未解 - 虽然已经投降,但心志未完全解除。
  5. 山栖草藏 - 在山中隐居,草野上藏身。
  6. 乱心犹存 - 叛乱的心思仍然存在。
  7. 而今东主图兴大众 - 现在东主正筹划大举征兵。
  8. 举国悉出 - 全国都被动员起来。
  9. 江边空旷 - 江边空旷无人。
  10. 屯坞虚损 - 屯堡空虚受损。
  11. 惟诸刺奸耳 - 只有那些奸诈之人而已。
  12. 若因是际而骚动此民 - 如果利用这个时候煽动这些人民的叛乱。
  13. 得以更会 - 能够重新集合。
  14. 恃外援 - 需要依赖外援。
  15. 表里机互 - 内外互相配合。
  16. 不尔以往,无所成也 - 如果不这样,就无法取得成功。
  17. 生在江、淮 - 我生长在长江、淮河流域。
  18. 长于时事 - 对时事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19. 见其便利,百举百捷 - 看到了其中的便利之处,每次行动都能取得胜利。
  20. 时不再来,敢布腹心 - 时间不会再来,所以我敢把心里话告诉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