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景帝时,交址反乱,实由兹起,是为遵景帝之阙,不遵先帝十七也;夫校事,吏民之仇也。先帝末年,虽有吕壹、钱钦,寻皆诛夷,以谢百姓。今复张立校曹,纵吏言事,是不遵先帝之十八也;先帝时,居宫者咸久于其位,然后考绩黜陟。今州县职司,或莅政无几,便征召迁转,迎新送旧,纷坛道路,伤财害民,于是为甚,是不遵先帝十九也;先帝每察竟解之奏,常留心推按,是以狱无冤囚,死者吞声。今则违之,是不遵先帝二十也。若臣言可录,藏之盟府。如其虚妄,治臣之罪。愿陛下留意。“

胤字敬宗,凯弟也。始为御史、尚书选曹郎,太子和闻其名,待以殊礼。会全寄、杨竺等阿附鲁王霸,与和分争,阴相谮构,胤坐收下狱,楚毒备至,终无他辞。后为衡阳督军都尉。赤乌十一年;交址九真夷贼攻没城邑,交部骚动。以胤为交州刺史、安南校尉。胤入南界,喻以恩信,务祟招纳,高凉渠帅黄吴等支党三千余家皆出降。引军而南,重宣至诚,遗以财币。贼帅百余人,民五万余家,深幽不羁,莫不稽颡,交域清泰。

诗句翻译及注释

昔景帝时,交址反乱,实由兹起:

  • 昔景帝时: 过去的景帝时期。
  • 交址反乱,实由兹起: 交趾地区的叛乱实际上是从这里开始的。

是为遵景帝之阙,不遵先帝十七也:

  • 是为遵景帝之阙: 这是遵循景帝时期的规矩。
  • 不遵先帝十七也: 这是不遵守先帝规定的十七条。

夫校事,吏民之仇也:

  • 夫校事: 指校事官,负责监察官吏和百姓。
  • 吏民之仇: 是官吏和百姓之间的敌人。

先帝末年,虽有吕壹、钱钦,寻皆诛夷,以谢百姓:

  • 先帝末年: 指的是前一任皇帝的晚期。
  • 虽有吕壹、钱钦: 虽然有吕壹、钱钦这样的人。
  • 寻皆诛夷: 很快他们都被处死或流放。
  • 以谢百姓: 以此向百姓表示歉意。

今复张立校曹,纵吏言事,是不遵先帝之十八也:

  • 今复张立校曹: 现在重新设立了学校官员(校曹)。
  • 纵吏言事: 允许官吏议论政事。
  • 是不遵先帝之十八也: 这是不遵守先帝的规定的十八条。

先帝时,居宫者咸久于其位,然后考绩黜陟:

  • 先帝时: 指前一任皇帝在位时期。
  • 居宫者咸久于其位: 所有在宫中任职的人都长期担任其职位。
  • 然后考绩黜陟: 然后根据政绩进行晋升或贬职。

今州县职司,或莅政无几,便征召迁转,迎新送旧,纷坛道路,伤财害民,于是为甚,是不遵先帝十九也:

  • 今州县职司: 现在的地方官员。
  • 莅政无几: 上任时间很短。
  • 便征召迁转: 频繁地调动。
  • 迎新送旧: 新旧交替。
  • 纷坛道路: 导致混乱。
  • 伤财害民: 耗费金钱且伤害民众。
  • 是不遵先帝十九也: 这是不遵守先帝的第十条。

先帝每察竟解之奏,常留心推按,是以狱无冤囚,死者吞声:

  • 先帝每察竟解之奏: 前一任皇帝经常审查并解决案件的报告。
  • 常留心推按: 非常关注并亲自过问案件。
  • 是以狱无冤囚: 因此监狱中没有冤枉的人。
  • 死者吞声: 死者无声抗议。

今则违之,是不遵先帝二十也:

  • 今则违之: 现在违背了这一做法。
  • 是不遵先帝二十也: 这是不遵守先帝的第20条。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古代法律和政治制度的反思,以及对当前政治腐败现象的批评。通过比较不同时期的政治制度,强调了遵循先帝规定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当前政治环境的不满和担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