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加安南将军。复讨苍梧建陵贼,破之,前后出兵八千余人,以充军用。
永安元年,征为西陵督,封都亭侯,后转左虎林。中书丞华核表荐胤曰:“胤天姿聪朗,才通行洁,昔历选曹,遗迹可纪。还在交州,奉宣朝恩,流民归附,海隅肃清。
苍梧、南海,岁有旧风瘴气之害,风则折木,飞沙转石,气则雾郁,飞鸟不经。自胤至州,风气绝息,商旅平行,民无疾疫,田稼丰稔。州治临海,海流秋咸,胤又畜水,民得甘食。惠风横被,化感人神,遂凭天威,招合遗散。至被诏书当出,民感其恩,以忘恋土,负老携幼,甘心景从,众无携贰,不烦兵卫。自诸将合众,皆胁之以威,未有如胤结以恩信者也。衔命在州,十有余年,宾带殊俗,宝玩所生,而内无粉黛附珠之妾,家无文甲犀象之珍,方之今臣,实难多得。宜在辇毂,股肱王室,以赞唐虞康哉之颂。
解析
诗句
- 第一句:“就加安南将军。”
- 第二句:“复讨苍梧建陵贼,破之,前后出兵八千余人,以充军用。”
- 第三句:“永安元年,征为西陵督,封都亭侯,后转左虎林。”
- 第四句:“中书丞华核表荐胤曰:胤天姿聪朗,才通行洁,昔历选曹,遗迹可纪。还在交州,奉宣朝恩,流民归附,海隅肃清。”
- 第五句:“苍梧、南海,岁有旧风瘴气之害,风则折木,飞沙转石,气则雾郁,飞鸟不经。”
- 第六句:“自胤至州,风气绝息,商旅平行,民无疾疫,田稼丰稔。州治临海,海流秋咸,胤又畜水,民得甘食。”
- 第七句:“惠风横被,化感人神,遂凭天威,招合遗散。至被诏书当出,民感其恩,以忘恋土,负老携幼,甘心景从,众无携贰,不烦兵卫。”
- 第八句:“自诸将合众,皆胁之以威,未有如胤结以恩信者也。衔命在州,十有余年,宾带殊俗,宝玩所生,而内无粉黛附珠之妾,家无文甲犀象之珍,方之今臣,实难多得。宜在辇毂,股肱王室,以赞唐虞康哉之颂。”
译文
- 任命潘浚为安南将军。
- 再次征讨苍梧建陵的盗贼,打败他们,总共派出了八千多人的军队,用以补充军队的需求。
- 永安元年,征召为西陵督,被封为都亭侯,后来转任左虎林。
- 中书丞华核向朝廷推荐潘胤说:潘胤天生聪明伶俐,才华出众而且品行端庄,从前历任选官,功绩值得记载。他在交州时,传播朝廷的恩德,使流亡的人们回归家乡,沿海地区也恢复了安定。
- 苍梧和南海每年受到旧有的疾病影响,风灾会导致树木折断,沙尘暴会改变地形,疾病会使雾霭弥漫,飞禽无法经过。自从潘胤来到这地区,这些灾害都停止了,商人旅行畅通无阻,人们也没有疾病,农田丰收。州治靠近海边,海水一年四季都咸味,潘胤又储存了淡水,人们能够饮用甘甜的水。温和的风力遍布大地,教化感动了人们的心魂。于是依靠天子的威力,安抚并召集了离散的人们。等到诏书下达要他离开的时候,百姓感激他的恩德,以至于忘记了自己原本的乡土,带着老人和孩子,心甘情愿跟随他。大家都没有二心分离,不需要军队的保护。自从各位将领聚合军队以来,都是用武力威胁他们,却没有像潘胤这样用心于建立信誉和友谊。受命在州任职超过十年,他作为异乡人对待不同风俗的人很有礼貌,家中珍藏着宝物。而与他相比,现在的人实在是难以找到如此多的贤能之人。应该将他留在京城辅佐朝廷,来赞美唐尧和虞舜的圣治。
注释与赏析
- 潘浚: 吴国的一位官员,因其治理下的苍梧和南海地区的成功治理受到赞誉。
- 安南将军: 指的是潘浚被任命为此职位的官职名称。”安南”是古代对南方地区的一种称呼,通常指代中国南方的边疆地带。
- 西陵督: 潘浚的另一个官职名称,管理长江下游西岸的部分地区。
- 中书丞: 负责皇帝文书工作的官员。
- 华核: 潘胤的同事或下属,可能是一位文人。
- 苍梧: 古郡名,位于现在的广东一带。
- 南海: 另一个古郡名,位于今天的广东和广西地区。
- 岁有旧风瘴气之害: 指的是该地区常年遭受的疾病和自然灾害的影响。
- 风则折木: 描述由于大风导致的树木折断现象。
- 飞沙转石: 描述沙尘暴造成的地面移动。
- 雾郁: 描述由于雾气浓密而导致视线不清的现象。
- 商旅平行: 描述商业活动顺畅地进行。
- 民无疾疫: 描述了该地区人民的健康状况良好。
- 田稼丰稔: 描述了农作物丰收的景况。
- 州治临海: 表示潘胤管理的州治位置靠近海边。
- 海流秋咸: 描述海水在秋天的变化情况。
- 胤又畜水: 潘胤又储存了淡水资源,供人们使用。
- 惠风横被: 形容温和的风力覆盖了大地。
- 化感人神: 表达了潘胤的教化力量深深感动了人们的心灵。
- 股肱王室: “股肱”比喻国家的重要大臣或支柱。“王者”指天子或君主。此处意指潘胤应成为国家的重臣。
- 唐虞康哉之颂: 引用古代传说中尧和舜时期的盛世来赞扬潘胤的政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