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峻字子远,孙坚弟静之曾孙也。静生皓,皓生恭,为散骑侍郎。恭生峻。少便弓马,精果胆决。孙权末,徙武卫都尉,为侍中。权临薨,受遗辅政,领武卫将军,故典宿卫,封都乡侯。既诛诸葛恪,迁丞相大将军,督中外诸军事、假节,进封富春侯。滕胤以恪子竦妻父辞位。峻曰:“鲧、禹罪不相及,滕侯何为?”峻、胤虽内不沾洽,而外相包容,进胤爵高密侯,共事如前。峻素无重名,骄矜险害,多所刑杀,百姓嚣然。
又奸乱宫人,与公主鲁班私通。五凤元年,吴侯英谋杀峻,英事泄死。
二年,魏毋丘俭、文钦以众叛,与魏人战于乐嘉,峻帅骠骑将军吕据、左将军留赞袭寿春,会钦败降,军还。是岁,蜀使来聘,将军孙仪、孙邵綝恂等欲因会杀峻。事泄,仪等自杀,死者数十入,并及公主鲁育。
《三国志·吴书·诸葛滕二孙濮阳传》中的“孙峻字子远,孙坚弟静之曾孙也。静生皓,皓生恭,为散骑侍郎。恭生峻。少便弓马,精果胆决。孙权末,徙武卫都尉,为侍中。权临薨,受遗辅政,领武卫将军,故典宿卫,封都乡侯。”此句出自《三国志》的记载,是关于孙峻的生平介绍,详细如下:
- 基本信息:孙峻(219年~256年),字子远,吴郡富春(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是东吴宗室成员。
- 早年经历:孙峻年少时骁勇果敢、精明强干,曾任武卫都尉和侍中。在孙权病危时期,他被委以重任,与诸葛恪共同辅佐孙权之子孙亮执政。
- 权力斗争:孙峻担任丞相、大将军后,掌握了吴国的军政大权。他设计诛杀政敌诸葛恪,并开始掌权。在孙峻的统治下,吴国政治逐渐变得严酷,百姓对他的评价普遍不佳。
- 军事活动:孙峻在魏晋之际的战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在魏国入侵时率军袭扰寿春,但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后来,他又与文钦等叛乱势力作战,但在吕据等人的帮助下无功而返。
- 政治影响:孙峻的政治生涯虽然短暂,但他对吴国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专权导致了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为后来的政治变革埋下了伏笔。
孙峻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他的政治手段和行为对吴国的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通过对这段历史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三国时期的复杂局势和人物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