曜因狱吏上辞曰:“囚荷恩见哀,无与为比,曾无芒氂有以上报,孤辱恩宠,自陷极罪。念当灰灭。长弃黄泉,愚情(忄娄)(忄娄),窃有所怀,贪令上闻。囚昔见世间有古历注,其所记载既多虚无,在书籍者亦复错谬。囚寻按传记,考合异同,采摭耳目所及。以作《洞纪》,纪自庖牺,至于秦、汉,凡为三卷,当起黄武以来,别作一卷,事尚未成。又见刘熙所作《释名》,信多佳者,然物类众多,难得详究。故时有得失,而爵位之事,又有非是。愚以官爵,今之所急,不宜乘误。囚自忘至微,又作《官职训》及《辩释名》各一卷,欲表上之。新写始毕,会以无状,幽囚特命,泯没之日,恨不上闻。谨以先死列状,乞上言秘府,于外料取,呈内以闻。迫惧浅蔽,不合天听,抱怖雀息,乞垂哀省。”
诗句翻译
1 曜因为狱吏而上疏,说:“我受到皇恩,无以回报,但想到我的罪过,感到十分惭愧。如果我犯了大罪,恐怕就会像长了翅膀的鸟一样,飞到黄泉之下,我愚昧无知,心中有所忧虑,就偷偷地想告诉陛下。”
- 曜:指的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国君孙亮,此处称自己的谦辞。
- “囚昔见世间有古历注,其所记载既多虚无,在书籍者亦复错谬。”
- 囚昔见世间有古历注:过去看到过一些古代的历书注释。
- 其所记载既多虚无:这些古书上所记述的内容大多都是虚无不实的。
- 在书籍者亦复错谬:这些记录在书籍之中,也有很多错误和不准确之处。
- “囚寻按传记,考合异同,采摭耳目所及。以作《洞纪》,纪自庖牺,至于秦、汉,凡为三卷,当起黄武以来,别作一卷,事尚未成。”
- 寻按传记:寻找并按照传记进行查证。
- 考合异同:考察并比较不同的内容,以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 以作《洞纪》:因此创作了这部名为《洞纪》的书籍。
- 纪自庖牺,至于秦、汉:记录从伏羲时代一直到秦汉时期的史实。
- 凡为三卷:共分为三卷。
- 当起黄武以来:此书应从孙权统治的黄武年间开始写起。
- 别作一卷:此外还准备另外写一卷。
- “又见刘熙所作《释名》,信多佳者,然物类众多,难得详究。”
- 又见刘熙所作《释名》:又看到刘熙所作的《释名》。
- 信多佳者:确实有很多好的部分。
- 然物类众多:然而书中所涉及到的事物非常繁多。
- 难得详究:很难对这些事物进行详细探究。
- “故时有得失,而爵位之事,又有非是。”
- 故时有得失:因此有时会有正确和错误的情况出现。
- 爵位之事:涉及到爵位和地位的事情。
- 又有非是:这其中也存在不正确的地方。
- “愚以官爵,今之所急,不宜乘误。”
- 愚以官爵:我(认为)现在最紧迫的事情是不要犯错。
- 今之所急:现在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 不宜乘误:不应该犯错误。
- “囚自忘至微,又作《官职训》及《辩释名》各一卷,欲表上之。”
- 囚自忘至微:我已经忘记了自己的渺小,还创作了《官职训》和《辩释名》两部作品。
- 欲表上之:想要向陛下报告这些作品。
- “新写始毕,会以无状,幽囚特命,泯没之日,恨不上闻。”
- 新写始毕:新的书写工作刚完成。
- 会以无状:恰好因自己的行为不当。
- 幽囚特命:由于自己被关押起来而受到特别的命令。
- 泯没之日:即死亡的日子。
- 恨不上闻:遗憾自己无法将这些事情上报给陛下。
- “谨以先死列状,乞上言秘府,于外料取,呈内以闻。”
- 谨以先死列状:恭敬地列出自己死亡前的一些情况,请求将它们上报给朝廷。
- 乞上言秘府:请求把这些东西上报给朝廷的机密部门。
- 于外料取:在外面查找相关资料。
- 呈内以闻:将找到的资料呈报给皇帝,让皇帝知道。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一些记忆和思考,以及他对当前处境的认识和个人抱负。诗中透露出一种悲壮和无奈,以及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和担忧。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自身命运的思考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