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猾肆威暴,钦駓违帝旨。
窫窳强能变,祖江遂独死。
明明上天鉴,为恶不可履。
长枯固已剧,鵔鸃岂足恃?
【注释】
巨猾:狡猾凶恶的坏人。
肆威暴:肆意施展淫威,残暴地虐待百姓。
钦駓(qí qiú):指天子。
违:违背。
帝旨:皇帝的命令。
窫窳(yuān yǔ):传说中的一种怪兽,能改变形体。
祖江:传说中大禹治水时所化成的一种鱼。
死:死去。
明明:光明正大的样子。
上天鉴:上天作证。
鉴:明察。
为恶:做坏事。
不可履:无法行走。
长枯:形容草木枯萎、衰败。
固已剧:已经非常悲惨了。
鵔鸃(wěi yǎn):一种小鸟,传说中被用作祭祀品以祈福。
足恃:可以依赖或信赖。
【赏析】
《读山海经》十三首是唐代文学家元稹创作的组诗,共十三篇。此诗描写了上古时代洪水泛滥、生灵涂炭的惨状,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忧虑之情。全诗通过对上古时代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担忧和对正义的追求。
首联“巨猾肆威暴,钦駓违帝旨”,描述了那些凶狠狡猾的人肆虐横行,而皇帝也违背了圣旨。这一联直接反映了当时社会混乱、道德沦丧的现象。
颔联“窫窳强能变,祖江遂独死”则通过传说中窫窳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那些能够随意改变自己本性、逃避责任的人的不满。同时,也暗示了当时社会中有些人只关心个人利益,不顾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颈联“明明上天鉴,为恶不可履”进一步强调了正义的力量,即使再邪恶的行为也无法逃脱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命运。这既是一种对正义的歌颂,也是对邪恶的警告。
尾联“长枯固已剧,鵔鸃岂足恃”则是对现实社会的讽刺和批判。这里提到了“长枯”和“鵔鸃”,这两种鸟儿都是古代祭祀时的牺牲品。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那些只顾自身利益、不顾他人死活的人的鄙视和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