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少壮从军去,白首流离不得还。

故乡窅窅日夜隔,音尘断绝阻河关。

朔风萧条白云飞,胡笳哀急边气寒。

听此愁人兮奈何,登山远望得留颜。

将死胡马迹,能见妻子难。

男儿生世坎坷欲何道?绵忧摧抑起长叹。

《拟行路难》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诗,共十四句。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少壮年华时便投身军旅、终老异乡的游子,在思念故乡、家人的艰难困苦中发出深深的叹息。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和分析:

君不见少壮从军去,白首流离不得还。(第一句)
这句诗用“君不见”开头,表明了诗人对这种情形的强烈感叹和不平之鸣。“少壮”指的是年轻的时候,“白首”则是指到了老年,而“流离”表示漂泊不定,“不得还”意味着无法回到故乡。

故乡窅窅日夜隔,音尘断绝阻河关。(第二句)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无限思念之情。“窅窅”形容思绪深远,难以触及;“音尘”指亲人的消息和消息带来的喜悲哀乐;“河关”指的是边塞的关口,暗示着家乡与战地之间的距离遥远。

朔风萧条白云飞,胡笳哀急边气寒。(第三句)
“朔风”即北风,这里用来象征战争的氛围,“胡笳”则是北方少数民族吹奏的乐器,常用来表达悲伤情绪。“哀”和“急”都强调了胡笳声调的凄凉与急促。

听此愁人兮奈何,登山远望得留颜。(第四句)
这句诗反映了作者听到这样的音乐后内心的痛苦。“愁人”即让人感到忧伤的人,“奈何”在这里有无奈的意思;“登山”可能指站在高处远望,“留颜”则是希望留下自己的容颜不衰。

将死胡马迹,能见妻子难。(第五句)
这里提到了战死沙场的场景,“将死”说明已经处在死亡的边缘;“胡马迹”指的是战场上的马蹄痕迹,象征着战争的残酷;“妻子”指家中的妻子和儿女,由于战事,他们难以相见。

男儿生世坎坷欲何道?绵忧摧抑起长叹。(第六句)
最后一句反映了诗人对自己一生经历的感慨。“男儿生世”即一个男性的人生经历,“坎坷”意指人生道路的曲折不平;“欲何道”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和困惑;“绵忧”指连绵不断的忧愁;“起长叹”是说因忧虑而发出长长的叹息。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展现了一个游子对家乡、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通过对战争场景、自然景物以及人物内心情感的描述,深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苦短、世事无常的哲学思考。同时,诗中的意象鲜明、情感真挚,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一种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