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望平原,蔓草萦骨,拱木敛魂。人生到此,天道宁论?于是仆本恨人,心惊不已。直念古者,伏恨而死。

至如秦帝按剑,诸侯西驰。削平天下,同文共规,华山为城,紫渊为池。雄图既溢,武力未毕。方架鼋鼍以为梁,巡海右以送日。一旦魂断,宫车晚出。

若乃赵王既虏,迁于房陵。薄暮心动,昧旦神兴。别艳姬与美女,丧金舆及玉乘。置酒欲饮,悲来填膺。千秋万岁,为怨难胜。

至如李君降北,名辱身冤。拔剑击柱,吊影惭魂。情往上郡,心留雁门。裂帛系书,誓还汉恩。朝露溘至,握手何言?

若夫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摇风忽起,白日西匿。陇雁少飞,代云寡色。望君王兮何期?终芜绝兮异域。

至乃敬通见抵,罢归田里。闭关却扫,塞门不仕。左对孺人,顾弄稚子。脱略公卿,跌宕文史。赍志没地,长怀无已。

这首诗名为《恨赋》,作者不详。诗中通过描写一系列历史人物的命运,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命运多舛的感慨。以下是逐句解释及译文:

恨赋    
试望平原,蔓草萦骨,拱木敛魂。人生到此,天道宁论?    
注释:站在平原上远望,只见蔓草丛生缠绕着人的骨骼,树木高耸直指天空,使人感到一种压抑的氛围。面对这样的场景,我感叹人生短暂,难道还有谁能逃脱这个自然法则的制约吗?    
    
于是仆本恨人,心惊不已。直念古者,伏恨而死。    
注释:我心中充满了怨恨,这种情绪让我无法平静,我常常想到古代的英雄们因恨而亡的故事。他们虽然英勇无比,但在仇恨面前却无力回天,最后选择了死亡。    
    
至如秦帝按剑,诸侯西驰。削平天下,同文共规,华山为城,紫渊为池。雄图既溢,武力未毕。方架鼋鼍以为梁,巡海右以送日。一旦魂断,宫车晚出。    
注释:秦始皇挥舞着宝剑,诸侯们纷纷向西逃亡。经过一番征战,他最终平定了天下,制定了统一的法令。他建造了雄伟的宫殿,将华山作为城墙,紫渊作为水池。他的雄心壮志已经实现了,但武力还没有完成。他甚至还在海边架设桥梁来迎接太阳落下。然而,当这一切结束后,他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最后只能在晚上离开这个世界。    
    
若乃赵王既虏,迁于房陵。薄暮心动,昧旦神兴。别艳姬与美女,丧金舆及玉乘。置酒欲饮,悲来填膺。千秋万岁,为怨难胜。    
注释:赵国的国王被俘虏后,被迫迁移到房陵。每当夜晚降临时,他都感到内心不安;而在天亮之前,他又精神焕发地准备迎接新的一天。他在分别的时候,带走了自己的美女和珍宝。他准备举行盛大的宴会来庆祝胜利,但却无法抑制内心的悲伤。他的遗憾和怨恨难以平息。    
    
至如李君降北,名辱身冤。拔剑击柱,吊影惭魂。情往上郡,心留雁门。裂帛系书,誓还汉恩。朝露溘至,握手何言?    
注释:李将军投降北敌,名声受到了羞辱,身体也遭受了冤屈。他拔出宝剑敲打柱子,独自伤心流泪。他的心中依然怀念故乡,但只能将这份思念寄托在雁门山的一纸书信中。他发誓要回报汉朝的恩情,但当他醒来时,晨露已经凝结在空中,他的言语变得如此苍白无力。    
    
若夫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摇风忽起,白日西匿。陇雁少飞,代云寡色。望君王兮何期?终芜绝兮异域。    
注释:当王昭君离开时,她仰望着天空叹息。她所在的地方离紫台越来越远,而远方的关山无边无际。突然刮起一阵狂风,使得太阳隐藏在西方的云层之中。大雁很少从陇山飞过,天空中的云朵也显得稀少而单调。望着远处的君王,她不知道何时才能再见。最终只能在异国他乡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至乃敬通见抵,罢归田里。闭关却扫,塞门不仕。左对孺人,顾弄稚子。脱略公卿,跌宕文史。赍志没地,长怀无已。    
注释:到了晚年,刘敬通被罢免官职回到家乡。他关闭了家门不再出仕,只在家门口打扫庭院,与家人一起生活。他左手抱着孩子,右手拿着书卷,沉浸在学问中。他追求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最终没有留下任何遗憾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感慨的抒情作品,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于生命、命运、忠诚与背叛、荣誉与耻辱等主题的思考。诗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和象征性的语言,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性和深度。同时,整篇文章的结构清晰,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