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解析】
(1)“对案不能食”意思是对着桌子吃饭,但因心事重重,无法下咽。“不能食”的意思是吃不下,即食不甘味。“食”通“适”。
(2)“拔剑击柱长叹息”意思是拔出宝剑,拍打着柱子,长时间地叹息。“长叹息”的意思是长时间地叹息。
(3)“丈夫生世会几时”意思是大丈夫一生有几次机会。“夫”通“父”,此处指男子。“会”通“遇”。
(4)“安能蹀躞垂羽翼?”意思是怎么能像那些小虫那样,整天无所事事,只等死呢?“蹀躞”的意思是徘徊、无目的地来回走动。“垂羽翼”的意思是垂下翅膀。比喻无所作为。
(5)“弃置罢官去”意思是被罢免,离开了官职。“弃置”的意思是丢弃、放逐。
(6)“还家自休息”意思是回到家中休息。“还”通“环”,此处指返回。
(7)“朝出与亲辞”意思是早晨出去与亲人告别。“出”通“去”,“亲”通“亲人”。
(8)“暮还在亲侧”意思是傍晚回到家里还在亲人身边。“暮”通“夕”,夜晚的意思。
(9)“弄儿床前戏”意思是在小儿的床上玩耍。“弄儿”是小儿的别称。
(10)“看妇机中织”意思是看妇女在家织布。“看”通“观”,“机”通“机杼”。
(11)“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意思是自古以来,圣贤都处于贫贱之中,何况我这样的人又孤寒又直率!“贤”通“圣”。“尽”通“竟”,“况”通“堪”。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写失意之士的牢骚怨愤和归隐的愿望,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命运的感慨。
第一句“对案不能食”,写诗人面对食案,却无心进食,因为心中郁积了太多的烦忧,所以吃不下。
第二句“拔剑击柱长叹息”进一步描写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不平。他拔剑击柱,长叹不止,表现出他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愤懑不平的心情。
三四句“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诗人感叹人生短短,自己生不逢时,怎能像那些小人一样终日无所事事,只等死而已。这里的“会”同“遇”,意为遇到,“蹀躞”是徘徊、无目的地来回走动的意思,“垂羽翼”是垂下翅膀,比喻无所作为。
五六句“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意思是被罢免,离开了官职,回到家中休息。
七八句“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意思是早晨出去与亲人告别,晚上仍然回到亲人身边。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与家庭之间的深厚感情和亲情的依恋。
九至十二句“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意思是看着小儿在床边玩耍,而母亲则在家中细心地织布。这里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与家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和家庭的温暖氛围。
最后一句“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意思是自古以来,圣贤都处于贫贱之中,何况像我这样的人又孤寒又直率!这里的“尽”通“竟”,“况”通“堪”。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世的感慨,也表现了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