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青苔之依依兮,无色类而可方;必居闲而就寂,似幽意而深伤。故其处石,则松栝交阴,泉雨长注;横涧俯视,崩壁仰顾。悲凹险兮,唯流水而驰骛,遂能崎屈上生,班驳下布,异人贵其贞精,道士悦其回趣。咀松屑以高想,捧丹经而永慕。若其在水,则镜带湖沼,锦匝池林,春塘秀色,阳鸟好音。青郊未谢兮白日照,路贯千里兮绿草深;乃生水而摇荡,遂出波而沉淫。假青条兮葱翠,借黄华兮舒金。游梁之客,徒马疲而不能去;兔园之女,虽蚕饥而不自禁。寂兮如何?苔积网罗。视青蘼之杳杳,痛百代兮恨多,故其所诣,哀以情起。感以怨来,魂虑断绝,精念徘徊。睹彼木兰与豫章,既中绳而获夭;及薜荔与蘼芜,又怀芬而见表。至哉青苔之无用,吾孰知其多少。
【注释】
嗟:叹词,表示感叹。依依:形容苔藓的生长状况。必居闲而就寂:必须处于安静的环境。幽意:深远的情志。深伤:深深地忧伤。处石:指长在石头上。松栝交阴:松树和柏树交错地长在一起,形成一片浓荫。泉水长注:泉水流淌不息。横涧俯视:从高处俯瞰着溪水。崩壁仰顾:面对崩塌的山壁。悲凹险:感到悲哀。崎岖不平。唯:只是。崎屈:弯曲曲折。班驳:斑驳陆离的样子。异人贵其贞精:不同的人珍视它(青苔)的纯洁精神。道士悦其回趣:道士喜欢它那回归自然的趋势。咀松屑以高想:吃松叶来寄托高远的想象。捧丹经而永慕:捧着《周易》一类的典籍来永远怀念。若其在水:假若生长在水中。镜带湖沼:像一面镜子一样环绕着湖泊和池塘。锦匝池林:如同锦绣般地环绕着水池和树林。春塘秀色:春天的水塘景色美丽动人。阳鸟好音:向阳的鸟儿唱出美妙的声音。白日照:太阳光明亮照耀。路贯千里兮绿草深:路穿过千里的绿色草地。生水而摇荡:生长在水中而摇摆动荡。假青条兮葱翠,借黄华兮舒金:借助青色的枝条和黄色的花朵使它们更显鲜艳夺目。游梁之客,徒马疲而不能去:游历于梁上的客人,疲惫不堪,却依然留在那里不能离去。兔园之女:兔子的园子里的女子,即仙女,这里指美丽的女子。蚕饥而不自禁:养蚕的人饿了却无法自制。寂兮如何?苔积网罗:寂寞啊,苔藓布满了纵横交错的丝网。视青蘼之杳杳:看着青青的小草茂盛地生长。痛百代兮恨多:为百代所痛惜,为很多遗憾而哀伤。其所诣:它所到达的地方。哀以情起:悲伤的情感由此而生。感以怨来:感受因怨恨而来。魂虑断绝:灵魂思绪被隔断。精念徘徊:精神意念徘徊不定。木兰与豫章:用木兰比喻松柏,用豫章比喻柏树。既中绳而获夭:即使符合规矩也难逃夭折的命运。及薜荔与蘼芜:用薜荔比喻牡丹,用蘼芜比喻兰草。又怀芬而见表:又带有香气,显露出来。至哉青苔之无用,吾孰知其多少:真是愚蠢啊,青苔的无用,谁能知道其数量呢!
【赏析】
此诗描写苔藓的无生命、无色彩,却有生命,能“咀松屑以高想,捧丹经而永慕”,具有“幽意”、“贞精”的精神。诗人对苔藓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表达了对大自然、对生命的热爱。
首联两句是说苔藓生长得非常茂盛,而且生长环境也很适宜,因此才能“必居闲而就寂”,“遂能崎屈上生”。这是写苔藓的特点——顽强的生命力。
颔联两句是说苔藓长在石头上,就像松柏交相掩遮,泉水不断流淌;横卧在山涧之上,可以仰望山峰,低头观望岩石。这是说苔藓的生活环境——优美的环境。
颈联两句是说苔藓生长得很茂盛,春天的水塘边景色十分美丽,阳光下的鸟儿声音十分动听。这是说苔藓生长的状态——生机勃发。
尾联两句是说苔藓生长在水里,就像镜子那样围绕着湖泊和树林,春天里的池塘水色美丽,阳光下鸟儿鸣叫,多么美好的景象啊!这是说苔藓生长的地方——优美的地方。
此诗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苔藓的生命力以及美好的生活环境,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对生命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