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谢艾、王济,西河文士,张骏以为“艾繁而不可删,济略而不可益”。若二子者,可谓练熔裁而晓繁略矣。至如士衡才优,而缀辞尤繁;士龙思劣,而雅好清省。及云之论机,亟恨其多,而称“清新相接,不以为病”,盖崇友于耳。夫美锦制衣,修短有度,虽玩其采,不倍领袖,巧犹难繁,况在乎拙?而《文赋》以为“榛楛勿剪,庸音足曲”,其识非不鉴,乃情苦芟繁也。夫百节成体,共资荣卫,万趣会文,不离辞情。若情周而不繁,辞运而不滥,非夫熔裁,何以行之乎?

赞曰∶

篇章户牖,左右相瞰。辞如川流,溢则泛滥。

权衡损益,斟酌浓淡。芟繁剪秽,弛于负担。

诗句释义:

昔谢艾、王济,西河文士,张骏以为“艾繁而不可删,济略而不可益”。若二子者,可谓练熔裁而晓繁略矣。至如士衡才优,而缀辞尤繁;士龙思劣,而雅好清省。及云之论机,亟恨其多,而称“清新相接,不以为病”,盖崇友于耳。夫美锦制衣,修短有度,虽玩其采,不倍领袖,巧犹难繁,况在乎拙?而《文赋》以为“榛楛勿剪,庸音足曲”,其识非不鉴,乃情苦芟繁也。夫百节成体,共资荣卫,万趣会文,不离辞情。若情周而不繁,辞运而不滥,非夫熔裁,何以行之乎?

赞曰∶篇章户牖,左右相瞰。辞如川流,溢则泛滥。

权衡损益,斟酌浓淡。芟繁剪秽,弛于负担。

译文:

谢艾和王济是西河的文人,张骏认为他们的文章“繁复而难以删减,简略而不足为奇”。如果谢艾和王济这样擅长裁剪文章的人,可以称得上是精通了文字的剪裁技巧。至于像左思那样才华横溢而文章过于繁琐,如贾谊那样思考敏捷却喜欢简洁明了的文章;还有如陆机的文论中对这种倾向感到遗憾,但称赞他的“清新相接,不以为病”,这大概是因为他重视朋友之间的情谊。就像精美的丝织品一样,制作衣服需要掌握合适的长度和宽度,虽然欣赏它的花纹,也不应超出其界限。精巧的技巧固然难以达到完美无缺的程度,何况是拙劣的作品呢?而《文赋》中说“不要修剪榛树和楛树,即使是平庸的音乐也是好的”,他的见解并非没有根据,只是他对于过分追求华丽的文风感到痛苦。一篇文章要能够体现出各种情感和思想,同时又不过于繁杂或冗长,这是通过精心的剪裁才能做到的。

赞曰∶篇章户牖,左右相瞰。辞如川流,溢则泛滥。

译文:

赞曰:一篇文章就像窗户和门一样,两边相互映照。文辞如同江河奔流不息,一旦泛滥就会失去节制。

权衡损益,斟酌浓淡。芟繁剪秽,弛于负担。

赏析:

这篇文章主要论述了文学创作中的剪裁技巧问题。作者以谢艾、王济等人的文章为例,强调他们在文章中善于把握文章的节奏和篇幅,使文章既不显得过于繁琐也不显得过于简单。同时,作者也指出了《文赋》中关于文章过度修饰的观点,认为这是过于注重形式而忽视了内容。此外,作者还提出了一个观点:一篇文章要能够体现多种情感和思想,同时又不至于过于繁杂或冗长,这是通过精心的剪裁才能实现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