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经典隐暧,方册纷纶,简蠹帛裂,三写易字,或以音讹,或以文变。子思弟子,“于穆不似”,音讹之异也。晋之史记,“三豕渡河”,文变之谬也。《尚书大传》有“别风淮雨”,《帝王世纪》云“列风淫雨”。“别”、“列”、“淮”、“淫”,字似潜移。“淫”、“列”义当而不奇,“淮”、“别”理乖而新异。傅毅制诔,已用“淮雨”;元长作序,亦用“别风”,固知爱奇之心,古今一也。史之阙文,圣人所慎,若依义弃奇,则可与正文字矣。

赞曰∶

篆隶相熔,苍雅品训。古今殊迹,妍媸异分。

字靡易流,文阻难运。声画昭精,墨采腾奋。

这首诗的翻译是:“至于经典隐晦,方册纷纶,简蠹帛裂,三写易字,或以音讹,或以文变。子思弟子,“于穆不似”,音讹之异也。”

注释:这里提到,经典中的文字可能因为时间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需要通过书写和复印来保存和传承。同时,也提到了音讹和文变的情况,例如《尚书大传》中提到的“别风淮雨”,以及晋之史记中的“三豕渡河”。这些都反映了古代文字在流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和变化。

赞曰∶
篆隶相熔,苍雅品训。古今殊迹,妍媸异分。

注释:这里赞美了篆隶两种字体的融合,以及汉字的苍雅品训。同时也指出,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文字的变化都非常明显,而且不同的人对同一个字的理解可能会有所不同,这就是妍媸异分的含义。

整首诗主要讲述了文字的演变、传播和理解过程,强调了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性,同时也提醒我们要尊重和珍视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