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公夫人教儿,问太傅:“那得初不见君教儿?”答曰:“我常自教儿。”
晋简文为抚军时,所坐床上尘不听拂,见鼠行迹,视以为佳。有参军见鼠白日行,以手板批杀之,抚军意色不说,门下起弹。教曰:“鼠被害,尚不能忘怀,今复以鼠损人,无乃不可乎?”
范宣年八岁,后园挑菜,误伤指,大啼。人问:“痛邪?”答曰:“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耳!”宣洁行廉约,韩豫章遗绢百匹,不受。减五十匹,复不受。如是减半,遂至一匹,既终不受。韩后与范同载,就车中裂二丈与范,云:“人宁可使妇无(巾军)邪?”范笑而受之。
王子敬病笃,道家上章应首过,问子敬“由来有何异同得失?”子敬云:“不觉有余事,惟忆与郗家离婚。”
殷仲堪既为荆州,值水俭,食常五碗盘,外无余肴。饭粒脱落盘席闲,辄拾以啖之。虽欲率物,亦缘其性真素。每语子弟云:“勿以我受任方州,云我豁平昔时意。今吾处之不易。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尔曹其存之!”
解析
谢公夫人问太傅
- 诗句:世说新语 · 德行第一
- 译文:世说新语 · 德行第一
- 注释: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部记载名士言行的书籍。
- 赏析:谢公夫人询问谢安(太傅)对教育孩子的方法和态度。谢安回答说他经常亲自教导孩子们。
晋简文帝为抚军时
- 诗句:见鼠行迹,视以为佳
- 译文:看到老鼠的痕迹,认为是好兆头。
- 注释:晋简文帝(司马昱),字道万,晋明帝的长子。他是晋元帝司马睿的儿子,晋成帝的弟弟。
- 赏析:在担任东晋抚军将军期间,简文帝非常注重生活细节,连老鼠在床下行走留下痕迹都视为吉祥。
范宣年八岁
- 诗句:误伤指
- 译文:不小心割伤了手指。
- 注释:范宣,字子方,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的文学家和思想家。
- 赏析:范宣当时八岁,在后园挑菜时不慎割伤了手指。
人问痛邪
- 诗句: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耳!
- 译文:人们问他疼吗?他回答说:“不是因为痛,而是担心身体和头发、皮肤不能受到损害,所以才会哭。”
- 注释:身体发肤,指的是人的全身。
- 赏析:范宣的回答表明了他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即使在受伤时也不愿意伤害自己的身体任何部分。
韩豫章遗绢百匹
- 诗句:韩豫章遗绢百匹,不受。减五十匹,复不受。如是减半,遂至一匹,既终不受
- 译文:韩豫章送给范宣一百匹绢,范宣没有接受。韩豫章又送给他五十匹,范宣仍然不接受。最后韩豫章送给他一匹绢,范宣最终还是拒绝接受。
- 注释:韩豫章(韩伯高),字伯先,东晋时期的官员和文学家。
- 赏析:这体现了范宣的高尚品德和廉洁自律,即使面对巨大的物质诱惑,他也坚守自己的清贫和节操。
王子敬病笃
- 诗句:殷仲堪既为荆州,值水俭,食常五碗盘
- 译文:王子敬病重,殷仲堪担任荆州太守,正值食物匮乏的时候,每天吃饭只有五碗。
- 注释:王子敬(王子敬),即王献之,东晋时期的书法家和政治家。
- 赏析:这里展示了王子敬在病重时期的生活状况,尽管面临困境,他仍然保持着优雅的生活方式。
处之不易
- 译文:处之不易
- 注释:这里的“处”指的是处理事务或者对待生活的态度。
-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殷仲堪虽然身处困境,但仍然坚持自己的本性和原则。
总结
这首诗通过描绘历史人物的行为和态度,展现了他们的品德、智慧、坚韧和谦逊。通过这些生动的故事,读者可以感受到古代中国社会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