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仲弓为太丘长,时吏有诈称母病求假。事觉收之,令吏杀焉。主簿请付狱,考众奸。仲弓曰:“欺君不忠,病母不孝。不忠不孝,其罪莫大。考求众奸,岂复过此?”

陈仲弓为太丘长,有劫贼杀财主主者,捕之。未至发所,道闻民有在草不起子者,回车往治之。主簿曰:“贼大,宜先按讨。”仲弓曰:“盗杀财主,何如骨肉相残?”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贺太傅作吴郡,初不出门。吴中诸强族轻之,乃题府门云:“会稽鸡,不能啼。”贺闻故出行,至门反顾,索笔足之曰:“不可啼,杀吴儿!”于是至诸屯邸,检校诸顾、陆役使官兵及藏逋亡,悉以事言上,罪者甚众。陆抗时为江陵都督,故下请孙皓,然后得释。

诗句大意:
陈仲弓担任太丘长时,有一个小官因假称患病而请求休假。陈仲弓察觉后,将其拘捕并下令处决,主簿请求交给狱吏审察其他犯罪行为,但陈仲弓认为:“欺骗君主就是不忠,诅咒母亲生病就是不孝;不忠不孝,罪过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了。查究其他罪行,难道还能超过这件吗?”

翻译与注释:

  • 译文一
    “陈仲弓”为太丘长,“小吏”因“诈称母病”请求“假(请假)”,事情被发觉后,“陈仲弓”将他逮捕,并命令手下“杀焉”。
  • 译文二
    陈仲弓担任太丘长,时有小吏谎称母亲有病请求“请假”,事觉收之,令其“死”,主簿请求交至“狱”,他则曰:“欺君不忠,病母不孝;不忠不孝,其罪莫大。考求众奸,岂复过此!”。

关键要点与背景分析:

  1. 事件背景
  • 太丘长,是汉代地方官名,负责一县的行政事务。
  • 当时社会重视法制和公正,陈仲弓作为地方长官,其职责之一是维护社会秩序和法律的执行。
  1. 人物关系
  • 陈仲弓(陈寔),字仲弓,东汉时期的一位著名官员和学者。
  • 主簿,是官府中的文书或幕僚,协助处理公务。
  1. 事件经过
  • 小吏因假称母亲病假而被捕,陈仲弓决定依法处置。
  • 主簿请求对此案进行深入审查,但陈仲弓坚持认为应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处理,强调不忠不孝之罪过之大。
  1. 社会反响
  •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陈仲弓的行为体现了对法治和社会正义的重视。
  • 他的决策和行为在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被视为遵法守纪的典型例子。
  1. 文化影响
  • 《世说新语》是中国古代笔记小说的一种,记录了许多士人和贵族的生活轶事和思想言行。
  • 陈仲弓的故事被收录于《政事第三》,显示了他在当时社会中的崇高地位和影响力。

陈仲弓的事件不仅展示了个人的道德坚守和法律意识,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法治观念和价值观。这一历史故事在后世被广泛传颂,成为学习古代法治精神和重视道德修养的典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