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颐尝有惠于陶公。后为豫章太守,有事,王丞相遣收之。侃曰:“天子富于春秋,万机自诸侯出,王公既得录,陶公何为不可放?”乃遣人于江口夺之。颐见陶公,拜,陶公止之。颐曰:“梅仲真膝,明日岂可复屈邪?”

王丞相作女伎,施设床席。蔡公先在坐,不说而去,王亦不留。

何次道、庾季坚二人并为元辅。成帝初崩,于时嗣君未定,何欲立嗣子,庾及朝议以外寇方强,嗣子冲幼,乃立康帝。康帝登阼,会群臣,谓何曰:“朕今所以承大业,为谁之议?”何答曰:“陛下龙飞,此是庾冰之功,非臣之力。于时用微臣之议,今不睹盛明之世。”帝有惭色。

江仆射年少,王丞相呼与共棋。王手尝不如两道许,而欲敌道戏,试以观之。江不即下。王曰:“君何以不行?”江曰:“恐不得尔。”傍有客曰:“此年少戏乃不恶。”王徐举首曰:“此年少非唯围棋见胜。”

这首诗出自《世说新语·方正第五》,是一篇关于梅颐、陶侃、王导、何次道、庾季坚等人的故事。下面是诗句的逐句释义和译文:

  1. 世说新语·方正第五
    梅颐曾经对陶公有所帮助,后来成为豫章太守。王丞相派人去逮捕他。梅颐说:“天子年轻,国家的事务都是诸侯处理的,王公既然能处理,陶公为什么不能放呢?”于是派人在江口把他抓了回来。梅颐见到陶公,行礼,陶公制止了他。梅颐说:“梅仲真膝跪,明日难道还能屈服吗?”

  2. 王丞相作女伎,施设床席。
    王丞相制作了女伎,布置了床席。蔡公先坐在那里,不高兴地离开了,王丞相也不挽留他。

  3. 何次道、庾季坚二人并为元辅。成帝初崩,于时嗣君未定,何欲立嗣子,庾及朝议以外寇方强,嗣子冲幼,乃立康帝。康帝登阼,会群臣,谓何曰:“朕今所以承大业,为谁之议?”何答曰:“陛下龙飞,此是庾冰之功,非臣之力。于时用微臣之议,今不睹盛明之世。”帝有惭色。
    何次道和庾季坚两人共同辅佐朝政。当初成帝去世时,继承人还未确定,何次道想要立继承人,但庾氏和朝中大臣认为外敌势力强大,而继承人年幼,于是立了康帝。康帝即位后,会见群臣时,问何次道:“我之所以能够继承皇位,是谁的建议?”何次道回答说:“陛下您如同龙一样腾飞,这是庾冰的功劳,不是我的力量。当时采纳了我的建议,现在才能看到太平盛世。”康帝听后面露惭愧之色。

  4. 江仆射年少,王丞相呼与共棋。王手尝不如两道许,而欲敌道戏,试以观之。江不即下。王曰:“君何以不行?”江曰:“恐不得尔。”傍有客曰:“此年少戏乃不恶。”王徐举首曰:“此年少非唯围棋见胜。”
    江仆射年轻时,王丞相邀请与他下棋。王的手常常不如对手,但他想与对手下棋比赛一下,就试试看。江不肯立刻放下棋子。王笑着说:“你为什么不下?”江说:“恐怕下不过你。”旁边有人答道:“这位年轻人的棋艺很不错。”王慢慢抬起头来说:“这位年轻人不仅围棋技艺高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几位历史人物之间的互动和对话,展现了他们的政治智慧和人际关系。通过这些故事,反映了古代中国的官场文化和人际交往方式。例如,梅颐和陶侃的对话显示了他对权力的运用和对政治局势的理解;王导和何次道的对话则体现了他们在政治中的合作和策略;庾季坚与朝中大臣之间的互动则展示了他们在权力斗争中的应对策略。

诗中的典故和成语如“梅仲真膝”、“庾冰功”等都富有历史文化内涵,反映了作者对于历史的理解和评价。同时,通过对这些历史事件的叙述,也展现了中国古代士大夫的智慧和品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