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兴公作庾公诔,文多托寄之辞。既成,示庾道恩。庾见,慨然送还之,曰:“先君与君,自不至于此。”
王长史求东阳,抚军不用。后疾笃,临终,抚军哀叹曰:“吾将负仲祖于此,命用之。”长史曰:“人言会稽王痴,真痴。”
刘简作桓宣武别驾,后为东曹参军,颇以刚直见疏。尝听记,简都无言。宣武问:“刘东曹何以不下意?”答曰:“会不能用。”宣武亦无怪色。
刘真长、王仲祖共行,日旰未食。有相识小人贻其餐,肴案甚盛,真长辞焉。仲祖曰:“聊以充虚,何苦辞?”真长曰:“小人都不可与作缘。”
王修龄尝在东山甚贫乏。陶胡奴为乌程令,送一船米遗之,却不肯取。直答语“王修龄若饥,自当就谢仁祖索食,不须陶胡奴米。”
阮光禄赴山陵,至都,不往殷、刘许,过事便还。诸人相与追之,阮亦知时流必当逐己,乃遄疾而去,至方山不相及。刘尹时为会稽,乃叹曰:“我入当泊安石渚下耳。不敢复近思旷傍,伊便能捉杖打人,不易。”
诗句
1 世说新语 · 方正第五
译文: 孙兴公为庾亮撰写了一篇哀悼文章,文中充满了寄托和哀思之情。完成以后,他将文稿拿给庾道恩看。庾道恩看到后,感慨地送还了这篇作品,说:“我父亲与您,自然不会落得这种地步。”
- 王长史求东阳
译文: 王长史(王濛)寻求担任东阳郡的太守,但未被征用。他后来病情严重,在临终前,王濛感叹地说:“我恐怕要辜负仲祖(王羲之)的期望了,命该如此。”
- 刘简作桓宣武别驾
译文: 刘简担任过桓温的属下官员。后来他转任东曹参军,因为刚直而受到排斥。有一次在听记录时,刘简一言不发。桓温问:“刘东曹为什么不发表意见?”刘简回答说:“我无法使用。”桓温也面无表情。
- 刘真长、王仲祖共行
译文: 刘真长和王仲祖在一起行走,天已经晚了还没有吃饭。他们遇到了一个相识的人送来食物,菜肴丰盛。刘真长拒绝了这份食物。王仲祖劝他道:“暂且用来充饥,何必推辞呢?”刘真长回答道:“小人不可与之结缘。”
- 王修龄尝在东山甚贫乏
译文: 王修龄曾在东山非常贫穷,生活拮据。陶胡奴担任乌程县令,给他送来一船米粮,但他拒绝接收。王修龄直接回答陶胡奴说:“如果王修龄饥饿了,自然会去找谢仁祖索要食物,不需要你陶胡奴的米。”
- 阮光禄赴山陵
译文: 阮光禄前往山陵,到达都城后,并没有去殷浩、刘惔等人那里拜访,而是径直返回。其他人追上阮光禄,他也知道自己一定被众人追赶,于是加快速度离开,最终未能追上。刘惔当时担任会稽内史,感叹道:“我入京应该停在安石渚下休息。不敢再去接近思旷(刘惔),他就能举起木杖打人,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