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太尉少为王眉子所知。庾过江,叹王曰:“庇其宇下,使人忘寒暑。”

谢幼舆曰:“友人王眉子清通简畅,嵇延祖弘雅劭长,董仲道卓荦有致度。”

王公目太尉:“岩岩清峙,壁立千仞。”

庾太尉在洛下,问讯中郎。中郎留之云:“诸人当来。”寻温元甫、刘王乔、裴叔则俱至,酬酢终日。庾公犹忆刘、裴之才俊,元甫之清中。

蔡司徒在洛,见陆机兄弟住参佐廨中,三间瓦屋,士龙住东头,士衡住西头。士龙为人,文弱可爱。士衡长七尺余,声作钟声,言多慷慨。

王长史是庾子躬外孙,丞相目子躬云:“入理泓然,我已上人。”

庾太尉目庾中郎:家从谈谈之许。

庾公目中郎:“神气融散,差如得上。”

刘琨称祖车骑为朗诣,曰:“少为王敦所叹。”

时人目庾中郎:“善于托大,长于自藏。”

这首诗是一篇关于人物评价的散文。它通过庾亮(庾太尉)对王眉子(王敦)、谢幼舆、嵇延祖和董仲道的评价,展示了他们对不同人的不同评价方式,以及他们各自的才华和性格特点。

  1. 世说新语·赏誉第八:
  • 这句诗描述了庾亮对王眉子的高度评价。他称赞王眉子“庇其宇下”,意味着他为王眉子提供了庇护,让他忘记了寒冷和炎热。这反映了庾亮的关心和支持。
  1. 谢幼舆:
  • 这句话是对谢幼舆(谢安的弟弟)的评价。他说:“友人王眉子清通简畅”,意思是谢幼舆认为王眉子的性格清新流畅、简单直接。
  1. 王公目太尉:
  • 这句诗描述了王敦(王公)对庾亮的评价。他称庾亮为“岩岩清峙,壁立千仞”,形容庾亮像山一样高耸入云,坚定不移。
  1. 温元甫、刘王乔、裴叔则俱至,酬酢终日:
  • 这句话描述了温元甫、刘王乔和裴叔则三人的到来和他们的交往情况。他们在一起讨论了一天,直到天色变晚。
  1. 蔡司徒在洛:
  • 这句话提到了蔡邕(蔡司徒)在洛阳的情况。他见到了陆机兄弟住在参赞厅堂中的三间瓦房中。
  1. 王长史是庾子躬外孙:
  • 这句话说明了庾亮(庾太尉)与王坦之(王长史)的关系。王坦之是庾亮的儿子王敦的外孙。
  1. 庾太尉目庾中郎:
  • 这里庾亮对庾中郎(庾翼)的评价。他赞赏庾中郎能够谈笑自如,不拘小节,并且有着高尚的品德。
  1. 刘琨称祖车骑为朗诣:
  • 这句诗引用了刘琨(刘琨)对祖车骑的评价。他认为祖车骑为人正直、有才华,他的名声远播。
  1. 时人目庾中郎:善于托大,长于自藏。
  • 这句话总结了人们对庾中郎(庾翼)的看法。人们认为他在处理事情时过于自信,喜欢夸大其词,而且善于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古代文人之间的相互评价和赞誉。每个人物都各有特点,而作者通过这些描述,向我们展示了他们的才华和性格。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文化氛围和个人品质对于社会评价的重要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