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右军语刘尹:“故当共推安石。”刘尹曰:“若安石东山志立,当与天下共推之。”
谢公称蓝田:“掇皮皆真。”
桓温行经王敦墓边过,望之云:“可儿!可儿!”
殷中军道王右军云:“逸少清贵人。吾于之甚至,一时无所后。”
王仲祖称殷渊源:“非以长胜人,处长亦胜人。”
王司州与殷中军语,叹云:“己之府奥,蚤已倾写而见,殷陈势浩汗,众源未可得测。”
王长史谓林公:“真长可谓金玉满堂。”林公曰:“金玉满堂,复何为简选?”王曰:“非为简选,直致言处自寡耳。”
王长史道江道群:“人可应有,乃不必有;人可应无,己必无。”
会稽孔沈、魏顗、虞球、虞存、谢奉,并是四族之俊,于时之桀。孙兴公目之曰:“沈为孔家金,顗为魏家玉,虞为长、琳宗,谢为弘道伏。”
诗句
1. 世说新语·赏誉第八
王右军语刘尹:“故当共推安石。”
- 王右军:王导(字右军,是东晋初年名臣、重臣、清正的政治家)
- 刘尹:即刘惔(字彦伦,东晋时期著名清谈家)
- “故当共推安石”:表示应当共同推举谢安作为第一人。
2. 谢公称蓝田:“掇皮皆真。”
- 谢公:即谢安(字安石,东晋名臣、政治家、文学家)
- 蓝田:指地名,此处借指人名或代称。
- “掇皮皆真”:意为谢安的才华和人品都是真实的。
3. 桓温行经王敦墓边过,望之云:“可儿!可儿!”
- 桓温:即桓温(字温峤,东晋时期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 王敦:当时著名的军阀,与桓温有旧。
- “可儿!可儿!”:用来形容王敦的后代王氏家族的杰出人物。
4. 殷中军道王右军云:“逸少清贵人。”
- 殷中军:即殷浩(字洪源,东晋时期的官员)
- 王右军:即王羲之(字逸少,东晋书法家、画家)
- “清风贵子”:形容王羲之的人品和才能高洁。
5. 王仲祖称殷渊源:“非以长胜人,处长亦胜人。”
- 王仲祖:即王坦之(字仲祖,东晋时期的学者)
- 殷渊源:即殷浩的父亲殷融,东晋时期官员。
- “非以长胜人,处长亦胜人”:强调个人品德和才能的重要性,不单纯依靠职位和权力。
6. 王司州与殷中军语,叹云:“己之府奥,蚤已倾写而见,殷陈势浩汗,众源未可得测。”
- 王司州:即王濛(字叔茂,东晋时期大臣),他与殷浩讨论政事。
- 殷中军:即殷浩,前文提到的人物。
- “己之府奥,蚤已倾写而见”:指王濛早就已经了解并掌握了朝廷的情况。
- “陈势浩汗,众源未可得测”:形容殷浩的政治形势复杂,难以预测。
7. 王长史谓林公道:“真长可谓金玉满堂。”
- 王长史:即王坦之(字长川,东晋时期学者)
- 林公道:即林宗(字道恭,东晋时期的学者)
- “真长可谓金玉满堂”:形容谢安的才华和地位如同金玉般珍贵。
8. 林公曰:“金玉满堂,复何为简选?”
- 林公:即林宗(字道恭,东晋时期学者)
- “金玉满堂,复何为简选?”:表明谢安的才华和地位已经足够,无需再进行选择。
9. 王长史道江道群:“人可应有,乃不必有;人可应无,己必无。”
- 王长史:即王坦之(字长川,东晋时期学者)
- 江道群:即江虨(字道群,东晋时期学者)
- “人可应有,乃不必有”:指某些人可能看似存在,但实际上并不重要或必要。
- “人可应无,己必无”:指如果自己没有做到某事,那么其他人也不应该去做。
译文
- 在一次聚会中,王导赞扬了谢安的才智,认为他应该被推举为众人所敬仰的领袖。
- 谢安称赞孔家的金子,虞家的玉石,以及魏家的美玉,认为他们各自都有非凡的特质。
- 孙兴公评价孔沈等人时说:“他们的才华和德行都达到了极致。”
- 王坦之在谈论谢安时说:“他的才华就像金玉一样丰富。”
- 林宗认为谢安的才华和地位已经足以让他无需再做选择了。
- 王坦之在谈到江道群时说:“有些人可能看似存在,但实际上并不重要或必要。如果自己没有做到某件事,其他人也不应该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