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军问孙兴公:“刘真长何如?”曰:“清蔚简令。”“王仲祖何如?”曰:“温润恬和。”“桓温何如?”曰:“高爽迈出。”“谢仁祖何如?”曰:“清易令达。”“阮思旷何如?”曰:“弘润通长。”“袁羊何如?”曰:“洮洮清便。”“殷洪远何如?”曰:“远有致思。”“卿自谓何如?”曰:“下官才能所经,悉不如诸贤;至于斟酌时宜,笼罩当世,亦多所不及。然以不才,时复托怀玄胜,远咏老、庄,萧条高寄,不与时务经怀,自谓此心无所与让也。”

桓大司马下都,问真长曰:“闻会稽王语奇进,尔邪?”刘曰:“极进,然故是第二流中人耳!”桓曰:“第一流复是谁?”刘曰:“正是我辈耳!”

殷侯既废,桓公语诸人曰:“少时与渊源共骑竹马,我弃去,己辄取之,故当出我下。”

这首诗是一篇关于东晋时期人物品藻的文章,通过对几位重要文臣的品评,反映出东晋士族的风度和风貌。以下是对诗歌的逐句释义及其赏析:

第一句:

注释: 抚军问孙兴公:“刘真长何如?”
译文: 抚军询问孙兴公,如何评价刘真长?

第二句:

注释: 曰:“清蔚简令。”
译文: 孙兴公回答道:“刘真长很清秀简约。”

第三句:

注释: 王仲祖何如?
译文: 接着询问王仲祖怎么样?

第四句:

注释: 曰:“温润恬和。”
译文: 孙兴公回答说:“王仲祖很温和、平和。”

第五句:

注释: 桓温何如?
译文: 继续问桓温怎么样?

第六句:

注释: 曰:“高爽迈出。”
译文: 孙兴公回答道:“桓温很有气度,非常突出。”

第七句:

注释: 谢仁祖何如?
译文: 接着询问谢仁祖怎么样?

第八句:

注释: 曰:“清易令达。”
译文: 孙兴公回答说:“谢仁祖很清晰、明了。”

第九句:

注释: 阮思旷何如?
译文: 继续问阮思旷怎么样?

第十句:

注释: 曰:“弘润通长。”
译文: 孙兴公回答道:“阮思旷很宏达、润泽。”

第十一句:

注释: 袁羊何如?
译文: 继续询问袁羊怎么样?

第十二句:

注释: 曰:“洮洮清便。”
译文: 孙兴公回答说:“袁羊很清爽、方便。”

第十三句:

注释: 殷洪远何如?
译文: 然后询问殷洪远怎么样?

第十四句:

注释: 曰:“远有致思。”
译文: 孙兴公回答道:“殷洪远有深远的思考。”

第十五句:

注释: 卿自谓何如?
译文: 最后询问自己怎么样?

第十六句:

注释: 曰:“下官才能所经,悉不如诸贤;至于斟酌时宜,笼罩当世,亦多所不及。”
译文: 孙兴公回答:“我的能力经历所及,都比不上各位前辈;至于考虑时机适宜,把握当代局势,也大多不如他们。”

第十七句:

注释: 然以不才,时复托怀玄胜,远咏老、庄,萧条高寄,不与时务经怀,自谓此心无所与让也。”
译文: 但是因为我资质平凡,偶尔还会寻求玄妙之趣,远离尘世俗务,自我认为心中没有谁能与之相提并论。

赏析:

本诗是《世说新语·品藻》中的一部分,记录了东晋时期几位知名人士的评价。这些评价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尚和价值观。例如,刘真长被形容为“清蔚简令”,“温润恬和”,展现了他的文雅气质和亲和力。而桓温则被描述为“高爽迈出”,显示了他的卓越和不凡。同时,文章也表达了对个人才华、品德和时代适应能力的重视,体现了东晋文人追求高雅、独立和超然的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