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问抚军:“殷浩谈竟何如?”答曰:“不能胜人,差可献酬群心。”

简文云:“谢安南清令不如其弟,学义不及孔岩,居然自胜。”

未废海西公时,王元琳问桓元子:“箕子、比干,迹异心同,不审明公孰是孰非?”曰:“仁称不异,宁为管仲。”

刘丹阳、王长史在瓦官寺集,桓护军亦在坐,共商略西朝及江左人物。或问:“杜弘治何如卫虎?”桓答曰:“弘治肤清,卫虎奕奕神令。”王、刘善其言。

刘尹抚王长史背曰:“阿奴比丞相,但有都长。”

刘尹、王长史同坐,长史酒酣起舞。刘尹曰:“阿奴今日不复减向子期。”

桓公问孔西阳:“安石何如仲文?”孔思未对,反问公曰:“何如?”答曰:“安石居然不可陵践其处,故乃胜也。”

谢公与时贤共赏说,遏、胡儿并在坐。公问李弘度曰:“卿家平阳,何如乐令?”于是李潸然流涕曰:“赵王篡逆,乐令亲授玺绶。亡伯雅正,耻处乱朝,遂至仰药。恐难以相比!此自显于事实,非私亲之言。”谢公语胡儿曰:“有识者果不异人意。”

诗句及译文对照:

  1. 世说新语·品藻第九(节选)
  • 原文:人问抚军:“殷浩谈竟何如?”答曰:“不能胜人,差可献酬群心。”
  • 译文:有人问抚军殷浩的谈锋如何。他回答说:“我不如人,但能与大家交流思想。”
  1. 简文云:“谢安南清令不如其弟,学义不及孔岩,居然自胜。”
  • 注释:谢安南(谢尚)在清高方面不如弟弟谢朗,学识和品德不如孔岩,但他仍然能自成一派。
  1. 未废海西公时,王元琳问桓元子:“箕子、比干,迹异心同,不审明公孰是孰非?”曰:“仁称不异,宁为管仲。”
  • 原文:在海西王被废黜时,王元琳询问桓元子的看法。
  • 译文:王元琳问道:“箕子和比干虽然行为不同,但心志相同,不知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桓元子回答道:“仁者无异,宁愿做管仲。”
  1. 刘丹阳、王长史在瓦官寺集,桓护军亦在坐,共商略西朝及江左人物。或问:“杜弘治何如卫虎?”桓答曰:“弘治肤清,卫虎奕奕神令。”王、刘善其言。
  • 原文:刘丹阳和王长史在瓦官寺聚会,桓温也在场。他们一同讨论西晋和东吴的人才。有人提问:“杜弘治和卫虎相比怎么样?”桓温回答说:“弘治外表清爽,而卫虎充满生气和神采。”王导和刘惔都同意他的意见。
  1. 刘尹抚王长史背曰:“阿奴比丞相,但有都长。”
  • 译文:刘尹抚摸着王长史的背说:“阿奴(王忱)可以与丞相相比,只是缺少那种威严。”
  1. 刘尹、王长史同坐,长史酒酣起舞。刘尹曰:“阿奴今日不复减向子期。”
  • 原文:当两人一起坐着时,王长史因喝酒过度起舞。刘尹说:“今天阿奴(王忱)的表现并不比过去差。”
  1. 桓公问孔西阳:“安石何如仲文?”孔思未对,反问公曰:“何如?”答曰:“安石居然不可陵践其处,故乃胜也。”
  • 译文:桓温问他的儿子孔熙元(名固,字仲武),“谢安石和谢仲文相比怎么样?”孔思没有立即回答,反而问桓温:“怎么样?”桓温回答说:“谢安石的气度让人无法侵犯他的地盘,所以他才能胜出。”
  1. 谢公与时贤共赏说,遏、胡儿并在坐。公问李弘度曰:“卿家平阳,何如乐令?”于是李潸然流涕曰:“赵王篡逆,乐令亲授玺绶。亡伯雅正,耻处乱朝,遂至仰药。恐难以相比!此自显于事实,非私亲之言。”谢公语胡儿曰:“有识者果不异人意。”
  • 译文:谢太傅(谢安)与当时的学者们一起谈论时事。谢安问李弘度:“你家住平阳,与乐令相比怎么样?”李弘度流泪说:“当年赵王(司马伦)篡位,乐令亲手把传国玉玺交给了我。我的亡兄正直有德,却耻于生活在动荡的朝政之中,最终服药自尽。我担心我们之间很难相提并论!这些都是事实所显示的,不是私人感情的比较。”谢安对胡儿说:“明智的人果然不会与人不同。”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一系列对话展现了几位历史人物之间的智慧交锋和人格特质。《世说新语》作为一部记载魏晋风流才子轶事的著作,其中的对话形式充满了机智与幽默,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通过对这些对话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每个角色的特点及其所处的文化背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