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处年少时,凶彊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邅迹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馀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自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
戴渊少时,游侠不治行检,尝在江、淮间攻掠商旅。陆机赴假还洛,辎重甚盛,渊使少年掠劫;渊在岸上,据胡床,指麾左右,皆得其宜。渊既神姿峰頴,虽处鄙事,神气犹异。机于船屋上遥谓之曰:「卿才如此,亦复作劫邪?」渊便泣涕,投剑归机,辞厉非常。机弥重之,定交,作笔荐焉。过江,仕至征西将军。
”`
周处年少时,凶彊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邅迹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馀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自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
戴渊少时,游侠不治行检,尝在江、淮间攻掠商旅。陆机赴假还洛,辎重甚盛,渊使少年掠劫;渊在岸上,据胡床,指麾左右,皆得其宜。渊既神姿峰頴,虽处鄙事,神气犹异。机于船屋上遥谓之曰:「卿才如此,亦复作劫邪?」渊便泣涕,投剑归机,辞厉非常。机弥重之,定交,作笔荐焉。过江,仕至征西将军。
注释:
- 周处 - 《世说新语》中的人物,因年轻时行为凶悍而出名,被当地称为“三横”。
- 凶彊侠气 - “凶”意为残忍,“彊”意为强悍,“侠气”指的是侠客的气概。形容周处性格凶猛强悍,喜欢用力气。
- 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邅迹虎 - 描述的是当地的自然环境中的生物,形象地描述了周处面临的自然环境。
- 三横 - 义兴地区对周处的称呼,意味着周处的行为给当地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和威胁。
- 杀虎斩蛟 - 描述了周处为了摆脱成为当地祸害的形象,采取的行动。
- 朝闻夕死 - 出自古代儒家思想,意思是早晨听闻好消息到晚上就能死去,形容追求真理和正义的重要性。
- 清河 - 陆机的弟弟陆云的字,此处代指陆机的哥哥陆云。
- 朝闻夕死 - 重复出现,强调了陆云的劝诫之重要性。
- 游侠不治行检 - 游侠是指不受封建伦理道德约束,喜欢行侠仗义的人。这里描绘了戴渊年轻时的行为特点。
- 江、淮 - 指的是长江下游和淮河流域,历史上是盗贼横行的地方。
- 攻掠商旅 - 描述戴渊年轻时的行为特征,他经常攻击商人和旅客。
- 辎重甚盛 - 辎重是指运送货物的车辆和物资,这里说明陆机出行时的装备和携带的物品很多。
- 神姿峰頴 - 形容人的气质非凡,风采出众。
- 神气犹异 - 尽管处于卑微的地位,但仍然保持一种与众不同的精神面貌。
- 朝闻夕死 - 再次出现,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和及时改正错误的价值。
- 清河 - 陆机的弟弟陆云的字,这里代表陆机的哥哥陆云。
- 朝闻夕死 - 与上文相同,强调了及时改正错误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 游侠 - 指那些游荡江湖、结交朋友的人,通常不遵循传统的道德规范。
- 陆机赴假还洛 - 描述了陆机外出办事的情景,他的行李很丰盛。
- 辎重甚盛 - 同上,说明陆机的行程非常隆重。
- 戴渊 - 《世说新语》中的人物,因年轻时行为凶悍而出名,被当地称为“三横”。
- 游侠不治行检 - 这是对戴渊性格的描述,表明他是一个不受传统道德约束的人。
- 攻掠商旅 - 继续描述戴渊年轻时的行为特点,他经常攻击商人和旅客。
- 舟上遥谓之曰 - 描述陆机通过望远镜看到戴渊的情景。
- 卿才如此,亦复作劫邪? - 陆机询问戴渊是否也会像他一样抢劫。
- 泣涕 - 描述戴渊听到陆机的问话后的反应,泪水开始流下。
- 辞厉非常 - 描述戴渊回答问题的态度,言辞激烈且不同寻常。
- 机弥重之 - 表明陆机会因此更加看重戴渊。
- 笃行 - 表示坚定的行为标准和高尚的品德。
- 改励 - 表示改变以往的缺点和错误,努力向好的方向发展。
译文:
凶狠倔强,好使气力,是乡里的祸害,加上义兴郡河流里有蛟龙,山上有跛脚虎,都危害百姓,义兴人把他们叫做三横,而周处危害更大。有人劝周处去杀虎斩蛟,其实是希望三横中只剩下一个。周处立刻上山刺杀了老虎,又下河去斩蛟龙。蛟龙时而浮出水面,时而潜入水底,游了几十里,周处始终和蛟龙在一起搏斗。经过三天三夜,乡亲们都认为他已经死了,互相庆贺。没想到周处竟然杀死蛟龙,从水里出来了。他听说乡亲互相庆贺,才知道自己是人们所痛恨的人,就有意改过自新。于是到吴郡寻找陆机、陆云兄弟,平原内史陆机不在家,只见到清河内史陆云,就把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陆云,并且说:“自己想加强修养,改正错误,可是岁月已经虚度,恐怕终究不会有什么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