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宣未尝入公门。韩康伯与同载,遂诱俱入郡。范便于车后趋下。
郗超每闻欲高尚隐退者,辄为办百万资,并为造立居宇。在剡为戴公起宅,甚精整。戴始往旧居,与所亲书曰:“近至剡,如官舍。”郗为傅约亦办百万资,傅隐事差互,故不果遗。
许掾好游山水,而体便登陟。时人云:“许非徒有胜情,实有济胜之具。”
郗尚书与谢居士善。常称:“谢庆绪识见虽不绝人,可以累心处都尽。”
世说新语 · 栖逸第十八
范宣不曾踏入官府的大门。韩康伯和他一同坐车,就把他引诱进了郡城。范宣便于车后快步跑下。
郗超每当听说有想高远隐居的人,就为他准备了一百万家财,并为他建造了居住的房屋。在剡地为戴公建起了宅邸,非常精整。戴逵刚刚到旧居时,给亲友写信说:“近来到了剡县,就像官舍一样。”郗鉴为傅约准备的也准备了一百万家财,傅约的隐居事务处理得很周全,所以没有结果。
许掾喜好游历山水,身体方便登临高处。当时人说:“许掾不仅仅是有胜情,实际还有济胜之具。”
郗尚书与谢居士关系很好。常称赞:“谢庆绪见识虽然不逊色于人,但可以让人牵挂的地方都尽失。”
【注释】
- 范宣:范缜(453-515),字怀文,南朝宋丹阳尹,哲学家,无神论者。
- 韩康伯(447—500):名康,南朝宋政治家、文学家、音乐家,曾任尚书令、中书监等职。
- 郗超:字方平,郗愔第三子,东晋大臣,历任司空、司徒等职,封陈国公。
- 戴公:戴逵,字安道,东晋著名学者、音乐家,曾任豫章太守,后辞官隐居剡县。
- 傅约:字休源,东晋官员,历任太宰右长史、中书郎等职。
- 许掾:指许掾,姓许,曾任参军。
- 谢庆绪:指谢尚,字仲德,东晋政治家、诗人、书法家,时任会稽内史和丹阳尹。
- 郗尚书:指郗超,郗愔之子,曾任司空、司徒等职。
- 谢居士:指谢尚。
【赏析】
这是一篇描述人物的诗篇,通过范宣、韩康伯、郗超、戴逵及郗尚书与谢居士等人的故事展示了他们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
范宣作为一位隐士,从未踏足过仕途之路,他对官场生活不感兴趣。韩康伯与他结伴而行,试图诱导他步入仕途,但范宣却机智地在车子后面迅速逃离,展现了他的机敏与机智。
郗超听闻有志向隐逸之人时,总是慷慨解囊,为其提供资金支持,并帮助其建造住所。这体现了他乐于助人的性格特点。戴逵则将这种帮助视为理所当然,甚至用“如官舍”来比喻其住所。
而郗尚书与谢居士关系亲密,经常赞扬对方。郗尚书认为谢尚虽然见解卓越,但仍有许多可牵挂之处,可见他善于发现和表达他人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