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充前妇,是李丰女。丰被诛,离婚徙边。后遇赦得还,充先已取郭配女。武帝特听置左右夫人。李氏别住外,不肯还充舍。郭氏语充:“欲就省李。”充曰:“彼刚介有才气,卿往不如不去。”郭氏于是盛威仪,多将侍婢。既至,入户,李氏起迎,郭不觉脚自屈,因跪再拜。既反,语充,充曰:“语卿道何物?”
贾充妻李氏作女训,行于世。李氏女,齐献王妃,郭氏女,惠帝后。充卒,李、郭女各欲令其母合葬,经年不决。贾后废,李氏乃祔,葬遂定。
王汝南少无婚,自求郝普女。司空以其痴,会无婚处,任其意,便许之。既婚,果有令姿淑德。生东海,遂为王氏母仪。或问汝南何以知之?曰:“尝见井上取水,举动容止不失常,未尝忤观。以此知之。”
王司徒妇,钟氏女,太傅曾孙,亦有俊才女德。钟、郝为娣姒,雅相亲重。钟不以贵陵郝,郝亦不以贱下钟。东海家内,则郝夫人之法。京陵家内,范钟夫人之礼。
以下是对《世说新语 · 贤媛第十九》的逐句解读:
- 李充妻李氏:
- 诗句:“贾充前妇,是李丰女。丰被诛,离婚徙边。”
- 译文:贾充的前妻,是李丰的女儿。后来李丰被诛杀,他们离婚并迁移到边疆地区。
- 注释:这里的李丰是东汉时期的名将,因反对王莽而被杀。李丰之女成为贾充的前妻。贾充是三国时期魏国的权臣,此处提到“迁至边”可能指被迫流放或贬谪。
- 李充妻李氏作女训:
- 诗句:“后遇赦得还,充先已取郭配女。”
- 译文:后来遇到赦免得以返回,而贾充之前已经娶了郭配的女为妻。
- 注释:贾充在李丰被诛后离婚并迁移至边疆,之后他娶了郭配的女儿。这里提到的“先已取”可能指的是先于离婚之前就已经有了婚约。
- 贾充妻李氏别住外:
- 诗句:“李氏别住外,不肯还充舍。”
- 译文:李氏住在城外,不愿回到贾充的住所。
- 注释:李氏在贾充的安排下住在城外,不愿意回到贾充家中。这可能反映出她对贾充的不满或反感。
- 郭氏语充:“欲就省李。”:
- 诗句:“郭氏语充:‘欲就省李。’”
- 译文:郭氏对贾充说:“我想去看望李氏。”
- 注释:郭氏希望与李氏见面,可能是为了缓和关系或处理某些问题。
- 贾充曰:“彼刚介有才气”:
- 诗句:“充曰:‘彼刚介有才气,卿往不如不去。’”
- 译文:贾充回答说:“她刚强且有才华,你去的话反而不好。”
- 注释:贾充对郭氏的建议表示不同意,认为李氏有才华,去反而会带来麻烦。
- 郭氏于是盛威仪:
- 诗句:“于是盛威仪,多将侍婢。”
- 译文:郭氏因此摆出威严的姿态,并且带领很多侍婢。
- 注释:郭氏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威和地位,增加了侍婢的数量,以显示她的势力和影响力。
- 既至,入户,李氏起迎:
- 诗句:“既至,入户,李氏起迎。”
- 译文:郭氏到达李氏的家门前,进入门槛时,李氏起身迎接。
- 注释:郭氏的到来给李氏带来了紧张的气氛,但李氏还是起身迎接。这可能表明她对郭氏的到来持欢迎态度,尽管内心可能有其他想法。
- 郭不觉脚自屈:
- 译文:“郭不觉脚自屈,因跪再拜。”
- 注释:郭氏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脚弯曲,因而跪下并向李氏再次行礼。
- 注释:这反映了郭氏的谦逊和对李氏的尊重,也可能是为了缓和气氛或表达诚意。
- 既反,语充:
- 诗句:“既反,语充。”
- 译文:郭氏回到家后,告诉贾充。
- 注释:郭氏将她在访问李氏的过程中的经历和感受告诉贾充。
这首诗通过对贾充和其前妻李氏之间的互动的描述,展现了两人的性格特点、政治立场以及个人情感的复杂性。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婚姻、政治和个人品德的看法。通过这些细节的描述和对话,我们可以看到作者试图传达关于人性、权力和道德选择的深刻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