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王功德盛大,坐席严敬,拟于王者。唯阮籍在坐,箕踞啸歌,酣放自若。

王戎弱冠诣阮籍,时刘公荣在坐。阮谓王曰:“偶有二斗美酒,当与君共饮。彼公荣者,无预焉。”二人交觞酬酢,公荣遂不得一杯。而言语谈戏,三人无异。或有问之者,阮答曰:“胜公荣者,不得不与饮酒;不如公荣者,不可不与饮酒;唯公荣,可不与饮酒。”

钟士季精有才理,先不识嵇康。钟要于时贤俊之士,俱往寻康。康方大树下锻,向子期为佐鼓排。康扬槌不辍,傍若无人,移时不交一言。钟起去,康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嵇康与吕安善,每一相思,千里命驾。安后来,值康不在,喜出户延之,不入。题门上作“凤”字而去。喜不觉,犹以为欣,故作。“凤”字,凡鸟也。

诗句

世说新语 · 简傲第二十四

晋文王功德盛大,坐席严敬,拟于王者。唯阮籍在坐,箕踞啸歌,酣放自若。
王戎弱冠诣阮籍,时刘公荣在坐。阮谓王曰:“偶有二斗美酒,当与君共饮。彼公荣者,无预焉。”二人交觞酬酢,公荣遂不得一杯。而言语谈戏,三人无异。或有问之者,阮答曰:“胜公荣者,不得不与饮酒;不如公荣者,不可不与饮酒;唯公荣,可不与饮酒。”
钟士季精有才理,先不识嵇康。钟要于时贤俊之士,俱往寻康。康方大树下锻,向子期为佐鼓排。康扬槌不辍,傍若无人,移时不交一言。钟起去,康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嵇康与吕安善,每一相思,千里命驾。安后来,值康不在,喜出户延之,不入。题门上作“凤”字而去。喜不觉,犹以为欣,故作“凤”字。“凤”字,凡鸟也。

译文

  1. 晋文王的德行和威望非常显赫,坐在席位上庄重恭敬,宛如一位君王。唯独阮籍坐在那里,他叉着腿坐着,大声地歌唱吟咏,完全不受拘束。

  2. 王戎年轻时去见阮籍,那时刘先生也在座。阮籍对王戎说:“我偶然有两斗美酒,应该与你共享。但那位地位高的人(刘先生)不能参与。”于是两人互相敬酒,而刘先生则没有尝到一滴酒。然而在谈话中他们并没有不同。如果有人询问他们的对话,阮籍回答道:“比我地位高的必须与我一起喝酒;地位不如我的不必与我一起喝酒;只有那位地位最高的,我才能不与他一起喝酒。”

  3. 锺会在才华上有很高的造诣,他以前不认识嵇康。为了寻找当代的杰出人物,他一起去拜访了嵇康。嵇康正站在一棵树下挥舞着铁锤,他的助手在敲打着鼓。嵇康不停地挥舞着锤子,好像周围没有人一样,过了很久也没有和其他人交谈。当钟会离开时,嵇康问道:“你听到了什么声音来此?又看到了什么景色而去?”钟会说:“我只是听到了我所听到的声音而来,看到了我所看到的景象而去。”

  4. 嵇康和吕安很友好,每一次都相互思念着对方,即使是相隔千里也要驱车前去看望。吕安后来到了嵇康那里,却发现嵇康并不在家,于是很高兴地出门迎接他,却没有进屋。他在门前用红纸写下‘凤’字后离开了。吕安没有察觉这个字的含义,仍然觉得非常高兴,所以特意写在门上。‘凤’字是普通鸟类的象征。

    注释

  5. 晋文王:指晋朝的文帝司马懿,司马昭称帝后追尊其谥号为文王。

  6. 箕踞:一种坐姿,双腿交叉放在膝盖上,臀部放在脚跟上,这种姿势显得傲慢不羁。

  7. 刘公荣:刘先生的名字或者职位。

  8. 钟士季:钟会的字。钟会是三国时期曹魏的谋臣和文学家,以才学著称。

  9. 才理:才智和道理。

  10. 向子期:向秀,字子期。他是竹林七贤之一,擅长琴道。

  11. 题门上作“凤”字而去:在门外的门上用红纸写了一个“凤”字就走了。

  12. 锺:钟姓。

  13. 吕安:吕安是嵇康的朋友。

  14. 喜出户延之:高兴得走出门外去迎接他。

  15. 不入:没有进屋的意思。

  16. 凤字:古代的一种吉祥图案,凤凰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鸟,常用来象征吉祥、尊贵等意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几位历史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他们之间的交往场景。通过描述他们的言行举止和彼此之间的关系,展现了他们各自的性格特征和处世态度。其中,阮籍、王戎、嵇康、锺会等人物形象鲜明且具有代表性,通过他们的言行表现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风貌和价值观念。同时,诗歌也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人际关系的处理方式,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