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士衡初入洛,咨张公所宜诣;刘道真是其一。陆既往,刘尚在哀制中。性嗜酒,礼毕,初无他言,唯问:“东吴有长柄壶卢,卿得种来不?”陆兄弟殊失望,乃悔往。
王平子出为荆州,王太尉及时贤送者倾路。时庭中有大树,上有鹊巢。平子脱衣巾,径上树取鹊子。凉衣拘阂树枝,便复脱去。得鹊子还,下弄,神色自若,傍若无人。 高坐道人于丞相坐,恒偃卧其侧。见卞令,肃然改容云:“彼是礼法人。”
桓宣武作徐州,时谢奕为晋陵。先粗经虚怀,而乃无异常。及桓还荆州,将西之间,意气甚笃,奕弗之疑。唯谢虎子妇王悟其旨。每曰:“桓荆州用意殊异,必与晋陵俱西矣!”俄而引奕为司马。奕既上,犹推布衣交。在温坐,岸帻啸咏,无异常日。宣武每曰:“我方外司马。”遂因酒,转无朝夕礼。桓舍入内,奕辄复随去。后至奕醉,温往主许避之。主曰:“君无狂司马,我何由得相见?”
诗句:世说新语 · 简傲第二十四
译文:陆士衡初次入洛阳时去拜访张公,刘道真是其中之一。陆士衡去后,刘道真还在守孝,生性喜欢喝酒。他行过见面礼,并没有谈别的话,只是问:“东吴有一种长柄葫芦,你带来种子没有?”陆家兄弟特别失望,于是后悔去这一趟。
注释:1. 陆士衡:字元瑜,晋朝文学家、政治家,因《兰亭集序》名垂千古。2. 张公:指张华,晋朝著名文学家、官员,曾任司空。3. 刘道真:字道真,东吴时期的隐逸之士,喜好品酒。4. 哀制中:指刘道真守孝期间,不能饮酒。5. 王戎:字衍;晋朝著名的文人和政治家,以清雅著称。6. 桓温:字元子,东晋时期杰出的军事和政治人物。7. 谢奕:字无奕,晋朝时期的学者和官员。8. 晋陵:晋朝时期地名,位于江苏省常州市。9. 虚怀:指虚心接受他人意见。10. 桓宣武:即桓温的儿子桓温,字子远,东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11. 司马:官名,这里指的是王戎。12. 岸帻啸咏:形容王戎在宴会上不拘小节、自得其乐的状态。13. 方外:指超脱世俗的外物。14. 桓舍人内:指桓温回到室内,可能与某次宴会有关。15. 王悟其旨:王悟,王戎的妻子,对王戎的意图有深刻理解。16. 主:主人,指王羲之。17. 谢虎子妇王悟其旨:谢奕的妻子王悟是谢虎子的媳妇,她能洞察谢奕的意图。18. 桓荆州:指桓温任荆州刺史。19. 谢万北征:指谢万奉命出使北方。20. 常以啸咏自高:指谢万经常通过吟诵诗歌来显示自己的才能。21. 未尝抚慰众士:指谢万从未关心并安慰下属士兵。22. 平子:王平子,即王导,字安国,东晋时期的政治家和学者。23. 王太尉:指王导的官职或封爵。24. 桓宣武:即桓温的儿子桓温,字子远,东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人物风貌。诗中的主角陆士衡(陆机)、刘道真、王戎(王衍)都是三国时期的重要人物,而他们之间的交流则展现了当时社会风气和个人修养的差异。从诗中的描绘来看,陆士衡对刘道真的行为感到失望,而谢奕却对这种差异感到困惑,甚至他的妻室王悟也能洞悉其中的道理。这首诗通过描述三国时期的人物和事件,展示了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和社会风气。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物性格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