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阮、山、刘在竹林酣饮,王戎后往。步兵曰:“俗物已复来败人意!”王笑曰:“卿辈意,亦复可败邪?”

晋武帝问孙皓:“闻南人好作尔汝歌,颇能为不?”皓正饮酒,因举觞劝帝而言曰:“昔与汝为邻,今与汝为臣。上汝一杯酒,令汝寿万春。”帝悔之。

孙子荆年少时欲隐,语王武子“当枕石漱流”,误曰“漱石枕流”。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孙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齿。”

头责秦子羽云:“子曾不如太原温颙、颍川荀宇、范阳张华、士卿刘许、义阳邹湛、河南郑诩。此数子者,或謇吃无宫商,或尪陋希言语,或淹伊多姿态,或讙哗少智谞,或口如含胶饴,或头如巾齑杵。而犹以文采可观,意思详序,攀龙附凤,并登天府。”

诗句翻译

1. 嵇、阮、山、刘在竹林酣饮,王戎后往。

  • 关键词解释:
  • 嵇:嵇康
  • 阮:阮籍
  • 山:阮咸(山涛)
  • 刘:刘伶
  • 王戎:王衍
  • 翻译: 嵇康、阮籍、山涛、刘伶在竹林中畅饮,王戎后来才来。

2. 步兵曰:“俗物已复来败人意!”

  • 关键词解释:
  • 步兵:指阮籍及其朋友的文学风格
  • 翻译: 有位文人(步兵),说道:“庸俗的东西已经又来败坏人们的心情了。”

3. 王笑曰:“卿辈意,亦复可败邪?”

  • 关键词解释:
  • 卿辈:你们这些人
  • 翻译: 王戎笑着说:“你们的这种想法,难道也能破坏吗?”

4. 晋武帝问孙皓:“闻南人好作尔汝歌,颇能为不?”

  • 关键词解释:
  • 尔汝歌:一种诗歌形式,特点是使用“我”、“你”等代词,表达亲密无间的友谊
  • 翻译: 晋武帝询问孙皓:“听说南方的人喜欢写‘尔汝歌’,能够写吗?”

5. 皓正饮酒,因举觞劝帝而言曰:“昔与汝为邻,今与汝为臣。上汝一杯酒,令汝寿万春。”帝悔之。

  • 关键词解释:
  • 皓:孙皓
  • 翻译: 孙皓正在喝酒,就举起酒杯劝晋武帝说:“过去我们住在一起,现在我却成为了你的臣子。敬你一杯吧,愿你长寿如春天一样长。”晋武帝感到后悔。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晋朝时期文人雅士的风土人情和对友情的重视。嵇康、阮籍等人被描述为性情豪放,不拘小节,而王戎则是温文尔雅的典型代表。诗中提到的“尔汝歌”,是古代诗歌中的一种特殊形式,表达了诗人之间深厚的情谊。最后一句则描绘了孙皓劝酒的场景以及晋武帝的反应,反映了当时君臣之间复杂的关系。全诗语言风趣,充满讽刺意味,同时也展示了晋朝文化的多样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