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虎、伏滔同在桓公府。桓公每游燕,辄命袁、伏,袁甚耻之,恒叹曰:“公之厚意,未足以荣国士!与伏滔比肩,亦何辱如之?”

高柔在东,甚为谢仁祖所重。既出,不为王、刘所知。仁祖曰:“近见高柔,大自敷奏,然未有所得。”真长云:“故不可在偏地居,轻在角(角弱)中,为人作议论。”高柔闻之,云:“我就伊无所求。”人有向真长学此言者,真长曰:“我寔亦无可与伊者。”然游燕犹与诸人书:“可要安固?”安固者,高柔也。

刘尹、江虨、王叔虎、孙兴公同坐,江、王有相轻色。虨以手歙叔虎云:“酷吏!”词色甚强。刘尹顾谓:“此是瞋邪?非特是丑言声,拙视瞻。”

孙绰作列仙商丘子赞曰:“所牧何物?殆非真猪。傥遇风云,为我龙摅。”时人多以为能。王蓝田语人云:“近见孙家儿作文,道何物、真猪也。”

诗句:
1 世说新语·轻诋第二十六:描述袁虎和伏滔一起在桓公府中,桓公经常邀请他们,但袁虎对此感到耻辱。

  1. 高柔在东,甚为谢仁祖所重:高柔被东边的某人所看重。
  2. 既出,不为王、刘所知:离开之后,他不被王和刘两位所了解(王和刘可能指代特定的人物)。
  3. 刘尹、江虨、王叔虎、孙兴公同坐,江、王有相轻色:刘尹、江虨、王叔虎、孙兴公四人一起坐着,其中江虨和王叔虎之间存在轻视的情绪。
  4. 虨以手歙叔虎云:“酷吏!”词色甚强:江虨用手轻轻拍打了王叔虎,并用非常强硬的语气说道。
  5. 刘尹顾谓:“此是瞋邪?非特是丑言声,拙视瞻。”:刘尹回头对大家说,这种表情是不是只是生气而已?不仅仅是用粗鲁的言辞,而是态度上的表现。
  6. 孙绰作列仙商丘子赞曰:“所牧何物?殆非真猪。傥遇风云,为我龙摅。”时人多以为能。王蓝田语人云:“近见孙家儿作文,道何物、真猪也。”:孙绰写了一篇关于列仙商丘子的文章,称赞他“所牧何物?殆非真猪”,意思是他的牧养之物不是真正的猪。如果遇到好时机,他就能化身成龙。当时很多人认为孙绰写得好。王蓝田(名融)对别人说:“最近看到孙家的小子写文章,竟然说什么东西是‘真猪’。”

译文:

  1. 袁虎和伏滔一起在桓温府内,桓温每次游玩时都叫他们来,袁虎为此感到羞愧,常常叹息说:“桓公如此厚待我们,却不足以让我们感到荣耀!与伏滔并肩而立,又有什么耻辱呢?”
  2. 高柔在他东边的时候,深受谢仁祖的喜爱。当他离开后,却没有被王导和刘惔等人所认识。谢仁祖说:“最近见到高柔,他大肆炫耀自己,但没有取得什么实际效果。”真长说:“所以不应该只在一个地方居住。在众人面前发表意见,也是件不容易的事啊!”高柔听后说:“我就是想要这样无所求。”有人向真长学习这些话,真长说:“我确实没有可以与之匹敌的人。”尽管如此,他在游宴聚会时仍然会与人书信往来:“可要联系安固吗?”安固就是高柔。
  3. 刘尹、江虨、王叔虎、孙兴公四人一起坐着,江虨和王叔虎间流露出轻视的情绪。孙虨用手轻轻拍打了王叔虎并严厉地说:“真是个酷吏!”言辞和脸色都很坚决。刘尹回头对其他人说:“这就是发怒吧?不仅仅是因为粗鲁的话语或者丑陋的脸色。”
  4. 孙绰撰写了一篇关于列仙商丘子的文章,称其“所牧何物?殆非真猪”,意味着他的牧养之物不是真正的猪,如果遇到好的时机,他就能化身成龙。当时很多人认为这是很好的文采。王蓝田(名融)对别人说:“最近看见孙家小孩写文章,竟然说什么东西是‘真猪’。”

赏析:
这四句主要讲述了几个人之间的相互轻视和交流。袁虎对伏滔的态度表现出一种不屑和嫉妒;高柔虽被谢仁祖看重,但离开后却不受王导和刘惔等人的认可;刘尹对于王叔虎和孙兴公之间的不和以及孙虨的无礼表示了不满;最后孙绰的一篇文章则展示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世事的理解。这些故事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人际关系和价值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