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问顾长康:“何以不作洛生咏?”答曰:“何至作老婢声!”
殷顗、庾恒并是谢镇西外孙。殷少而率悟,庾每不推。尝俱诣谢公,谢公熟视殷曰:“阿巢故似镇西。”于是庾下声语曰:“定何似?”谢公续复云:“巢颊似镇西。”庾复云:“颊似,足作健不?”
旧目韩康伯:将肘无风骨。
符宏叛来归国。谢太傅每加接引,宏自以有才,多好上人,坐上无折之者。适王子猷来,太傅使共语。子猷直孰视良久,回语太傅云:“亦复竟不异人!”宏大惭而退。
支道林入东,见王子猷兄弟。还,人问:“见诸王何如?”答曰:“见一群白颈乌,但闻唤哑哑声。”
王中郎举许玄度为吏部郎。郗重熙曰:“相王好事,不可使阿讷在坐。”
王兴道谓:谢望蔡霍霍如失鹰师。
诗句:世说新语 · 轻诋第二十六
译文:
王太尉问王眉子:“你叔父是个有名的人,为什么你不推崇他?”王眉子回答:“哪里有什么名士,他整天胡言乱语。”
注释:
- 王眉子(175年—239年),三国时期魏国的政治家、军事家。
- 王太尉:即王夷甫,是当时著名的名士。
- 王澄(176年—249年),字文治,是曹操的儿子,魏文帝曹丕的弟弟。
- 王眉子曰:“何有名士终日妄语?”意思是说,哪有真正的名士整天胡言乱语呢?
- 庾元规(260年—308年),字元规,是晋朝时期的大臣。
- 周伯仁(276年—339年),字伯仁,是东晋时期的大臣。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示了王眉子对王澄及其叔父的轻蔑和不屑。诗中的“胡言乱语”是对王澄品评人物的贬义词,而王眉子则直言不讳地指出,真正的名士是不会整天胡言乱语的。这种直接而又尖锐的批评方式,体现了王眉子的直率和坦诚,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于名士的质疑和嘲讽。此外,诗中还通过对其他人物的描写,进一步衬托了王眉子的正直和坚定,使得整首诗显得更加生动和有趣。